第三百三十七章 白各莊有請(第2/2頁)

是的,明朝的布政使雖然是正二品大員,掌管一省民政,可封疆大吏四字還輪不到他頭上。

有鑒於地方政府的腐敗,中央直接派了巡撫剝奪了布政使的權力。

如此一來,布政使司形同虛設,最慘的布政使甚至被派出省城只管著可憐巴巴的一個州,

看徐乾今日那豪放爽朗的性子,只怕也是個想做事有職業追求的人,自然不甘心在福建混日子。

一直以來,鄒應龍都當周楠是徐門的小師弟。

今日聽他一席話,簡直就是對朝廷各方的情形了若指掌,又算到了極處。

本來他對徐階如此看重周子木還有些不服氣,今日卻不得不承認,我不如他也。

當下,鄒應龍也不多說,徑直去見徐階。

倒嚴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周楠想了想再守在通政司已經沒有任何意思,就溜了號去王世貞家讀了一天書。

第二日,突然有一人求見。

來的人竟是以前軍器局的一個書辦,說是大使有命,叫他來請周大老爺過去領所欠的俸祿。

原來,周楠當時被人趕出軍器局的時候,一個月還沒有幹滿。新任大使見他落勢,自然也沒有好心腸再給他發工資,於是就A進了自家腰包。

現在估計是看周楠投如徐階門下,而嚴黨又是日薄西山,朝不保夕,眼見著周大人就要當紅,就過來討好。

周楠聞言大怒,喝道:“不過是二兩銀子罷了,你家大使要用自己使去,我周某人還真不缺這點錢?嘿嘿,世上多見風使舵的小人,你們大使尤甚。沒想到啊沒相到,我周楠並沒有如你們所願徹底垮台。回去告訴你們大人,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做人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那書辦滿頭冷汗,只不住賠禮。

說了半天好話,周楠只是不依。

那書辦見差事要辦砸,眼珠子一轉,道:“大老爺,我家大使剛到軍器局的時候就招集地方縉紳、商賈商議春耕一事,也請了余員外出席。”

周楠:“哪個余員外?”

“就是余二余員外,聽說和大人有舊。”

周楠這才明白書辦說的余員外是阿九的舅舅余二。

那什麽鳥大使請余二過去商議,估計是拿他當他周大人的人,想要殺雞給猴看,比如加點賦稅什麽的。你周大人若不賣這個面子,本大使怕是要得罪了。

若賣,大家都是好朋友。

周楠感覺到不對勁的地方,忙問究竟是怎麽回事。

果然,如他預料的那樣,那什麽大使按照阿九母親名下的田畝數派下了今下大修水利設施的名額,給余二核了十人,並不許出錢頂差。也就是說,余二必須親自去工地上幹活。

這分明就是在整人了,在古代,你沒有功名沒有官身,就算再也有錢,一個小小的九品官就能治得你死去活來。

余二自然不肯,和衙門裏吵了幾次。

按說,他態度如何惡劣,早就被下到大監獄裏去了。可說來也怪,新任軍器局大使卻沒有動手,反叫人來請周楠過去領工資。

這廝,想借這個機會和他周大人認識,倒是精明得很。

周楠想起阿九的情分,就點了點頭:“回去同你們大使講,多謝他的美意,本官明日一大早就過去領俸祿。”

書辦松了一口氣:“謝過大老爺,如此小的就可以回去交差了。”

現任軍器局大使姓馬,大約四十出頭,是一個典型的官僚,臉皮極厚。

第二日,當周楠去白各莊時,馬大使對周楠極為恭敬,一口一個“行人”地叫得親熱。還拍了胸脯說,早知道余二家和周行人有淵源,既然今日行人親自過來,盡管放心,以後余家的事就是他馬某人的事情。

說完,又不著痕跡地提出他一個侄子本是國子監監生,坐滿了監,將要去通政司當值,還請周行人多多關照。

原來,國子監的監生大多是貴族和勛貴子弟或者地方上選拔上來不能讀書湊數的秀才。這些人當中,勛貴子弟不過是混個文憑,將來可恩蔭掛個官頭銜吃祿混日子。

至於地方選拔上來的秀才們,將來的出路有限得緊。坐滿監,也就去各大衙門做個基礎雜流,真要做官,還是必須得去參加科舉的。又因子國子監監生的學養實在不怎麽樣,為了給他們降低難度,科場上還特意設了監卷,按照一定名額錄取。

馬大使這個侄子估計想去通政司做書吏,想請周楠幫忙活動一下。

如今徐階正當紅,通政司幾乎就是鄒應龍一個人說了算。

周楠想想,這馬大使為人也乖覺,賣個人情給他也無妨,就應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