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壞心情和好心情(二)(第2/2頁)

武新化從袖子裏掏出一封信遞過來:“這是行人的家書,恭喜行人喜得麟兒。”

周楠心中狂喜,忙問:“什麽,是雲娘生了嗎?”

武新化笑道:“是的,是夫人生了,卻是弄璋之喜。”

周楠也顧不得和他多說,忙拆開家書。

信是素姐寫的,上面說,雲娘生了一個男孩,四斤二兩,早產。因為不足月,孩子有些瘦。不過母子卻也平安,老爺不用擔憂。這次寫信過來,想起老爺給孩兒起個名字。

原來是早產兒,那可不太好,周楠心中不覺擔憂。

忙走到案前,提起筆唰唰地寫起來。又道:“武員外這次來京城所為何事,什麽時候回淮安,煩勞帶信回去。”

搞不好這個武新化又是來販賣銅錢的,上次為了給他弄勘合自己已經欠了王若虛人情。這種事辦起來太麻煩,當時也是為解手頭窘迫的燃眉之急,可一不可再。

武新化卻不知道周楠的心思,討好地笑道:“自然是為了收銅錢一事,這通關文憑還得求到周行人這裏來,放心,自然有大人的股份。等錢收完,估計還得一月。我這段日子都會住在淮安會館,行人若有吩咐可叫人去那裏喚我。”

大喜的日子,周楠也懶得訓斥他,沒得壞了心情。

罷,再幫他一回,但要說話,以後再有這生意我可不會再管了。

他想了想,想起剛才武新化所說的恭喜行人喜得麟兒這句話,心中一動,就提筆在信上寫下“周麒”二字,算是給自己的嫡長子取了名。

考慮到兒子是早產,身子弱,行不得遠路。周楠又在信上說,本打算叫一家人年前來京團聚的。看來,得等明年再說了。

遞給武新:“武員外,這封信你托人帶回淮安,一個月之後我會幫你拿到通關文憑的。這生意也沒多大意思,實在麻煩,以後不可再做。”

“多謝行人,我這下去叫人帶信。”武新化拱手告辭,心中卻不以為然。這麽大生意怎麽說沒有多大意思,以後還得做,難道周行人你嫌股份太少……我倒是要好好斟酌斟酌……對,要不我拋開其他合股人和周行人單幹?

得了這個喜訊,周楠的壞心情好轉了。

周府上下也是滿面的喜氣,荀芳語一連念了幾聲佛,還給周家的祖宗牌位上了香,並給家中所有人都發了賞錢。

第二日,周楠懷著美麗的心情去通政司上班。

午後,因為天氣熱起來,他有點犯困,見手頭實在無事,便欲溜號跑去皇城外常去的茶社點一壺茶迷瞪半個時辰。

剛出大明門,就見到有一個書辦來找,說是今日徐閣老已回相府,讓他過去說話。

現在的周楠已經是徐階府的常客,自從被徐閣老引為心腹智囊之後,那邊一旦有事都會傳他過去相商。

被人重視的感覺非常地棒,自己一言一行都可以影響到朝局,布衣卿相自古都是讀書人的最高人生理想。

嚴黨案現在正在走所謂的法律程序,到如今過去已經快一個月了,卻沒有個定論。

周楠其實心中也不急,這已經是鐵案了,按照真實歷史記載,嚴嵩倒台已經確定,歷史最大嘛!

不過,和他這個穿越者不同,朝中的臣見事態還不明朗,未免心中惴惴。要知道,在以前比現在更惡劣的情形嚴嵩都遇到過,不也平安過關。

這一次嚴嵩只是被皇帝勒令回家病休,嚴黨依舊在在外奔走運籌,沒一個人落馬。

事情會演變成什麽模樣,可難說得緊。

徐階沒有穿越者的先知先覺,心中自然擔憂。這幾日都不停叫周楠過去商議,翻來覆去都在說擔憂的話。

這老頭做了十多年“甘草相公”“烏龜丞相”臨到大事關節,卻沉不住氣了。

周楠也知道今天去徐階那裏估計會又是一通廢話,但還是得去。

另外,嚴黨看樣子是無力翻盤了,阿九的事情也該在徐階那裏陳情。

徐嚴兩家當初約定二十日之後送阿九過門,如今婚期以後過去有一陣子了,此事嚴家也不再提。

是時候請徐家將嚴家的聘禮退回去。

這事當不難。

一個門房引著周楠到了徐階書屋所在的小院子,卻停下腳步道:“行人你自去拜見閣老,我就送到這裏了。”

周楠看了看裏面,竟沒有一個下人,心中不覺奇怪。

門房道:“鄒應龍大人來了。”

周楠恍然大悟,老鄒來見徐階必然是機密大事商議,自然不能叫別人聽到。

他便走進院子,進得書屋,就看到鄒應龍漲紅著臉大聲喊道:“恩師,不能這樣啊!你受了嚴家父子那麽多年的氣,現在總算到了出氣的時候了,你怎麽這樣對待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