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年末歲考要出差(第2/3頁)

從這人的履歷來看,簡直就是成功人士的模版。實際上,王世貞在隆慶、萬歷年間就是士林和文壇的領袖人物,門生故吏遍天下。

而且,他出身蘇州望族。

蘇州人能讀書,出過無數高官名臣,用一句話概括,我做了他的學生,也算是出身名門,有一個山頭可以依靠。

從這一點看來,比拜在唐順之門下的好處要多得多。

想到這裏,周楠突然興奮起來。

這一興奮,竟至失眠,到三更天才朦朧睡去。

在朦朧中,周楠突然夢見自己真躺在一個窈窕女子的繡床上大肆征伐。

正得趣,突然,那女子面容一變,變成九公子模樣,惡狠狠地說:“欠債還錢,無錢肉償,千裏江陵。”

周楠這一驚非同小可,瞬間醒過來,窗外已是天光大亮。

感覺褲子上濕漉漉,粘忽忽。

周楠心叫一聲晦氣,這才想起,自己自從離開淮安進京這麽長時間,日子過得寡淡,已一月不知道肉味。所謂水滿則溢,非人力可以抗衡。

只是,我應該夢見那日教房司的妖嬈女子才對,夢見九公子那個男人婆,感覺怪怪的。

梳洗畢,吃過早飯,周楠照例去了行人司。

鎖廳不成,他也想明白了。反正自己也就是個擺設,也沒人管。大不了每日來司來報個到就走,也不耽誤功夫。

剛到行人司,直屬周楠的那個書辦就殷勤地過來侍侯,又是燒水泡茶,又是送上茶點。

忙碌完之後卻不走,反拿了一張已經看不出本來顏色的毛巾逮著桌椅茶幾反復擦拭。

書辦姓郭,是個四十來歲的徐州人,秀才功名,進行人司做書辦已經有些年頭。這廝腦袋已經全禿了,因為屋中地暖燒得熱,加上周楠這個上司又沒有什麽架子。郭書辦索性摘掉了帽子,給油光鋥亮的頂門心透透氣。

周楠被他的腦袋晃得眼花,心中也是疑惑。自己喪門星的外號已經傳到行人司裏來,不但別的同僚,就連手下對他也是敬而遠之,通常是在屋中呆上一天也看不到人。

這郭書辦今天卻怪,盡往自己眼前湊。

周楠心中記掛自己的學業,本打算來點個卯就回家去背書,有郭書辦在,倒不好意思溜號。

就問:“郭書辦,你是不是有什麽事,坐下說話。”

郭書辦順勢一屁股坐在椅子上,然後左右看了看,見再無旁人,才低聲問:“行人你有沒有覺得這幾日司裏的人少了許多,卻知是何緣故?”

周楠:“究竟是什麽原故?”

郭書辦:“已是年末,正好是我司京察之期,行人們都在上下活動,周行人也須早做準備。”

周楠心中大奇:“這歲考三年一期,不是去年才考完,怎麽今年又考……不對,是前年考完。”去年王若虛去安東,順便又去河南,就是外派考核。實際上,他得到職司的日子是前年。

郭書辦回答說:“周行人你忘記了,外官是三年一考,京城各大衙門是六年一考,算起來今年正好六年期滿。因而,司中行人們這幾日都出去了。”

“原來如此。”周楠這才明白過來,難怪這一陣子司裏的人這麽說,原來都跑出去撈政績完成目標任務了。

他在行人司只是個擺設,司裏有事別人也不會找他。而且,周楠前一陣子被抽調去清丈京城冒隱的皇產,自然不在委派之例。

見周行人一臉滿不在乎的樣子,郭書辦就急了:“行人你還是討個差使吧,這次京察可關系到官員們的升遷黜陟,若是沒考過後果不堪設想。”

周楠經他提醒,面色大變。自己以秀才而行人,破了非進士不得為行人的規矩。司中所謂的正人君子們對他也是諸多排擠,恨不得立即將他趕回老家去。

按說,回家去讀書正合周楠的心意,拿錢不幹活的工作誰都願意做。問題是,這次京察如果不過關,自己頭上這個官帽子就要被摘掉。以後就算中舉人中進士,再想進這種升官快的部門也沒有可能。再說,就算自己刻苦讀書,又有王世貞指導,也未必就中得了舉人,科場上的事情誰說得清楚呢?

沒有行人這個官職,自己的後路就斷了。

自己到行人司這半月,手上根本就沒有事功,這次京察肯定要得過下下的評語。

周楠猛地跳起來:“說得是,本官這就去找秦司正討個什麽奉旨傳詔,慰問大臣的差事。對了,嚴世蕃不是病得很重嗎,要不我代表朝廷去慰問一下。”

看到周行人色變,郭書辦摸了摸光亮的腦袋,心叫:周大人你知道著急了吧,早幹什麽去了?別的書辦跟著行人辦差,到地方上吃香喝辣。我跟了周行人,不但一點好處也無,反陪著挨了李偉一頓打,真是晦氣。

行人司,顧名思義就是個跑腿的部門。平日裏為朝廷傳旨,撫慰大臣,到地方主持祭祀,別的部院辦差的時候人手不過,又要抽調過去協助,準一個萬花筒萬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