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比試(求推薦票)(第2/3頁)

古代雖有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丈夫是一家中絕對的權威。可這只是對普通人而言,在大戶人家行不通。試想,一個富人家的小姐嫁給一個窮小子,雖說有大筆嫁妝。可丈夫對於那筆嫁妝卻沒有支配權,所花的每一文錢都要看老婆的臉色。

就算將來妻子死了,如果沒有兒子,這些從娘家帶來的財產也得還回去。

窮男富女配,在資本主義萌芽撕開家庭溫情脈脈面紗的明朝中後期,其實並不是什麽好事。

周楠一陣無語:萬惡的資本主義舊社會,愛情和美女還是抵不過金錢啊!先人不愛江山愛美女,今人愛情誠可貴,自由價更高。若為金錢故,兩者皆可拋。真是道德淪喪,人心不古。

船裏還在鬧,嗡嗡聲不停,周楠和那個書生的話自然不會被其他人聽到。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管家模樣的人從後艙走出來,伸手抱拳喊道:“各位相公,請靜一靜,小老兒乃是梅府內宅管家,姓金。”

終於開始了,所有的書生都安靜下來,屏息聆聽。

這個金管家周楠卻不認識,想來他也不認識自己。

金管接著說道:“今天乃是我梅家為三公子招聘私塾先生,在場的都是我淮安府的有才之士,都是一時之俊彥。按說要用學問來考較大家卻是不恭,可這麽多人,咱們也不能都請了回去。所以,今天只能得罪了。”

“今天的考試的規矩是這樣,小老二出一道題目,請各位先生解題。若是解得好的,就能成為我梅家的私塾先生,不知道各位相公可同意/。”

“好,就這麽辦!”一個書生高聲應到。

其他人也都同時說:“就這麽辦。”

所謂解題,其實就是主人家在四書的範圍內出一個題目,讓大家破題。沒錯,這正是八股文的做法。

所謂破題,就是根據聖人之言的一句話,按照儒家的理論進行闡述、引申和釋意。

眾生都有秀才功名在身,考場老將。平日裏,每月都要作三五篇時文。

這個考核方式正是他們的強項,於是,都點頭同意。

林阿二在周楠身邊悄悄說:“師爺,你當年可是童子試頭名案首,又是縣學廩生,等下定能得第一,做梅家的先生……做梅家先生……這個,這個……不太好吧?”

是的,以周楠和梅家的仇恨,就算他得了頭名,梅員外會請他去教梅三公子?一年五十兩銀子的學費固然誘人。可周楠一年也能賺到這個數,他又不是窮得揭不開鍋,要靠此謀生。

他今天來不為搶第一,所為何事?

林阿二不停地抓著頭,死活也想不明白。

“自然不太好,先看看再說。”周楠心中自有定計,笑笑閉上嘴再不說話。寫八股文,破題,考經義,開什麽玩笑?我對於國學是徹底的一無所知,一開口,立即就要鬧大笑話。

不過,今天我來這裏就是沖著這場招聘會來的,等下還不得不精彩亮相,且看我的手段。

今管家:“今天的題目是‘不孝有三,無後為大。’好了,各位相公可以開始了,想好一個一個來,不要擠。”

這什麽小兒科題,眾書生都忍不住笑起來。

這一句話出自《孟子•離婁》大家早已經背得滾瓜亂熟,以這個題目也寫過不知道多少篇八股文章。、

周楠忍不住住用手肘捅了捅身邊那個淮安府的秀才,道:“方才朋友還在感慨因為家貧,二十多歲年紀尚未結婚生子,愧對先生。這不,主人家就出了這個題目,可巧了。”

正當書生們躍躍欲試要先聲奪人的時候,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突然,就有一個書生“咻”一聲越中而出,快得在空中劃出一道虛影。

人未落地,就朗聲念道:“人在解此句的時候,常認為,不孝有三種,不結婚,不能給祖宗延續血脈乃是最大的不孝順。但是,這麽解卻是錯的。”

他聲色俱厲:“這麽解是對聖人之道的曲解。所謂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意思是,不孝有三種,可作為一個後人,不守後人的本分,沒有做後人的規矩,不修德,不守禮,才是最大的不孝。”

看到這人,周楠差一點叫出聲來,不是翁春翁秀才又是誰?

這廝怎麽跑來湊熱鬧了,真是有梅處皆有他翁應元。他好好的一個縣學生,又是一眾安東書生之首,人大面大,正該在縣學讀書,爭取搏一個舉人功名。如何自甘墮落跑去給梅樸做私塾先生,坐館對於有志科舉的秀才來說,其實是比較丟臉的事。一旦你做了私塾先生,同道就會以為你已經對於科舉絕望了,再沒有任何前程可言了。

名望憑空要跌落一個層次。

轉念一想,周楠立即明白翁春心裏的那點小九九/。

這鳥毛書生一向覬覦梅遲梅小姐的的美色,想娶這個富豪家的女兒回家,來一個財色皆收。因此,平日間經常在梅家走動討好。可惜,他因為是再婚,梅家也不太瞧得上,好幾次說到這事的時候都婉言謝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