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意想不到的升職(第2/3頁)

“啊!”周楠張大嘴巴,再說不出話來。他也是有雄心的人,欲在衙門裏混得兩年,混個班頭什麽的,幹他十幾年,混個小土豪出來。卻不想,此刻搖身一變成了吏員,這個跨度有點大,也讓他預想不到,喜出望外。

就這樣,他就成為了光榮大明朝體制內的一員。道理很簡單,他做了這個典吏之後,就從地位卑賤的衙役搖身一邊擠進了吏的隊伍中,雖然還是脫離不了胥吏的範疇,卻已經和官粘了一點邊。官吏,官吏,都屬於大明朝公務員的一員。以後,別人看到他也會尊稱一聲周師爺,或者周大哥。而且,他這個吏目會有吏部發文承認的,算是可以真正代表衙門了。

安東縣衙六房都不缺員,如何安置周楠還叫大家頭疼了半天,後決定讓他暫時負責承發房。

所謂承發房,說好聽點是縣令的機要決策部門,可一個小縣又有什麽機要可處置。實際上,這地方就是一傳達室,手下也就兩個半老不新的書辦,毫無權力可言。

不過,歡喜勁兒過去之後,周楠卻發現不對:史知縣剛才說了,要等改農為桑的事情辦完,或者說吏部山東清吏司的主事來安東核查結束之後才上報戶部舉薦自己做典吏,純粹就是畫了個大餅。改桑的事情是那麽好辦的嗎,縣裏的大戶又是那麽好打交道的?這可是直接觸動了人家的利益,所謂殺父之仇可以忘,斷人財路卻是你死我活。

在承發房坐了半天,周楠又將自己以前看過的史料甚至那部電視連續劇在心裏過了一遍。

在明朝嘉靖年後期。即便大力推廣這一新政的浙江省,地方縣上的桑園也不過占土地的五成弱,已算是政績卓異。而且,這一政策在推行過程中因為地方助理和操蛋的地方官,只半年就弄出了許多狗血劇情,最後被朝廷及時叫停。

在周楠看來,今次安東改農為桑一事也就是喊喊口號,做做姿態,然後靜待這個新政被朝廷廢止就是了,根本就不用擔心。只是,這乃是他這個穿越者對歷史的先知先覺,自然不好對史知縣言。

“看來,這事倒是不急,先拖一陣子再說,我也不用跳出來做那個惡人。吏部主事現在還在山東,估計還得十天半月才能過來,到時候再想想如何應付,反正是混得一天算一天吧!至少,薪水比從前高得多,而且直接歸史知縣領導不用受歸縣丞的氣。”周楠這麽想,心中又安穩了。

做了吏員就是好,首先是可以脫掉身上那一襲青色箭袖長衫,摘掉插著雞毛的帽子,換上長袍,不用被人青皮狗青皮狗兒地叫,不用顯得那麽猥瑣,整個人也爽氣了許多。其次,整個衙門的人人都改了口,改稱他為周師爺,周大哥,恭敬一些的則直接喊周先生。

大家都看得明白,這周楠進衙門才不過十日就從一個小衙役變成了吏目,定是縣大老爺的心腹,自然是要來討好的。

接下來幾日,衙門裏的小衙們紛紛請他吃酒,直吃得周楠滿面油光,腹部的巧克力似的肌肉也有消失的跡象。

周楠心中得意,暗道:承發房吏目在明朝雖然不算什麽,在現代至少是縣委辦公室主任,副處級,都他娘可以進常委了,還不吊?

叫他喜出望外的好事找上門來,這一日戶房師爺過來同他說,得大老爺恩準,他這個月的俸祿可以補齊,請他找個時間去領。

原來,他以前是個衙役,每月的工食都由知縣自掏腰包。給多給少,全憑史傑人的心情和腰包厚度,多的時候一個月一二兩銀子,少的時候一兩不到,沒個準數。

現在成了國家正式在編人員,工食銀子就變成了俸祿,由國家財政開支。

按照明朝的制度,縣一級吏員的俸祿由貨幣和實物兩部分組成,每月二兩銀子和三石米。銀子是固定的,三石米經過層層克扣,發下來估計也有一石多一點。

明朝的一石相當於一百多斤,倒夠一個人的夥食。

最爽的是,他現在屬於正式的國家公務人員,只要不觸犯法律,也不怕被人無故開革。鐵飯碗就是好,穿越到明朝半年,到這個時候,周楠才算是徹底地解決了吃飯問題。

說起來自己進城來已經半月,也不知道雲娘在家裏怎麽樣。想起鄉下老家那破爛的房屋和艱苦的生活,周楠決定立即啟程回周家莊把老婆接進來。自己一個人呆在城裏,也需要有人照料生活。再說了,夫妻總是要住在一起的。

這一日他回到住所,正換了一身衣裳要走,突然院門口就有人喊:“子木,子木可在否?”

子木是從前那個周秀才的表字,周楠自從做了囚犯,現在又是一個文吏,已經不混知識分子圈,別人見了他要麽是“楠哥”要麽是“周師爺”這個稱呼自然用不上。此刻聽到外面有人喊,一時回不過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