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四顆腦袋一個結局(第4/5頁)

兩個月後,有人告發文昌左丞周興與左武衛大將軍丘神勣私下串通,意欲謀反。那時周興剛剛從刑部尚書一職升為三品文昌右丞,春風得意躊躇滿志。武則天對此也很是疑惑,她私下與上官婉兒交流時也提到這一點。武則天認為,因告密而獲功祿者中周興最具才學,自己也待他不薄,周興沒有理由反對自己。

上官婉兒對此未置可否,她說:“密告信魚龍混雜真偽莫辨,此事似乎要弄清罪證以後再作結論。”武則天繼續道:“你看調查周興之案誰是最佳人選?”上官婉兒沉思片刻,突然笑著說:“陛下,以婉兒看來,沒有比來俊臣更合適的人選。”武則天也笑起來,上官婉兒的話正合她的心意。

用這種狗咬狗的方式結束周興的酷吏生涯是最合理的方式,也算是給那些反對嚴酷政治的朝臣們一個交代。同時將周興交給來俊臣,也算是為周興留一條生路,同時可以借此考驗來俊臣的忠誠度。

而另一個酷吏丘神勣就沒有那麽好的結局了。當年瑯邪王李沖起兵,丘神勣前往鎮壓,殺盡白衣請降的數千家博州官民,盡顯酷吏的殺手本色。如今風水輪流轉,武則天毫不手軟地賜死了丘神勣。

武則天之所以對周興還有一絲憐才之意,是因為周興在司法方面頗有造詣,當年曾得到高宗皇帝的嘉許,只是礙於他的流外官身份未能被破格提拔。當武則天把這樁案子交給周興的好友兼下屬來俊臣時,來俊臣也領會了武則天的心意。武則天讓自己去審這個案子,是想給周興留條活路。

看在朋友兼老鄉的分兒上,來俊臣責無旁貸地做出了選擇。對於來俊臣這樣的人來說,朋友是用來出賣的。周興的禍,就是來俊臣的福。不把他踩下去,自己什麽時候能熬出頭啊!?自己只是一個賭徒,不要隨便談感情。

不過要除掉周興,又談何容易?這麽多年跟在周興後面,沒少學到東西。周興有時候也自嘆,來俊臣早晚會超越自己,成為真正的酷吏之王。面對周興的老辣和狡黠,來俊臣有著切身體會,這將是他仕途上至關重要的一戰,不容有失。

4

天授二年(691)正月,神都洛陽,這個冬天似乎格外寒冷。

這一天天色漸暗,北風呼嘯像是在醞釀著一場暴風雪。文昌右丞周興揮動了兩下胳膊,揉了揉眼睛,一天又過去了。

那些斷了的殘肢,噴出的血液,淒慘的哀號,讓他陷入莫名的亢奮,但也讓他不寒而栗,畢竟人都是血肉之軀。近年來,自從唐宗室的主要人物被他一一羅織入獄殺害之後,他辦的案子明顯少了起來。連續幾名法律戰線的同僚慘淡收場,讓他不免陷入兔死狐悲的情緒之中。下一個又是誰?是自己,還是別人?不想了,該來的總會來,不該來的,請也請不來。如今朝中人人自危,除武黨成員外,那些李唐舊臣躲自己就像躲瘟疫。

早在高宗時代,周興的才華就曾經引起了高宗皇帝的賞識。

第一次見到高宗皇帝,周興就展現了自己善於把握機會的能力,並在武則天面前侃侃而談。當然周興並不是一個不分場合、愛出風頭之人。他能夠讀解出武則天眼神裏流露出的那份欣賞,正因為如此,他才會言無不盡。

“可惜你只是一個小吏,可惜啊……”高宗皇帝當年離去時留下的這句話,撲滅了他進取功名的所有熱情。多年以後,這一幕仍是周興在酒桌上與朋友聊天時的談資。

武則天重用他,看中的是他所具備的刑訊手段,而不是他對法律的見解。周興已經很知足了,像自己這樣一個小人物還能夠派上大用場,能讓這麽多人匍匐於自己的腳下,也不算白活一回。只要武則天一個眼神暗示,他會像閃電犬一樣撲向獵物,然後搖著尾巴叼回來向主人邀功請賞。

一顆顆人頭如同夜空中的流星隕落,周興的官位也隨之扶搖直上,一直升至司刑少卿、秋官侍郎。當初的“阿婆”,如今的“牛頭阿婆”。宰相魏玄同得罪了他,便被誣告謀反,含冤自殺。他可以把威震四夷的名將黑齒常之鎖拿入獄,一顆一顆地敲光牙齒,還“幽默”地詢問:“你的牙齒並不黑呀,為什麽叫黑齒?”

就在這個日暮天寒、雪將落未落的冬日,周興收到了來俊臣邀他赴宴小聚的便箋。

這樣一個下雪天,能夠約上三兩好友小聚,烤烤肉,喝喝酒,又何嘗不是人生一大快事?周興如約前往,兩大酷吏懷揣著各自的心思,頻頻舉杯。醉翁之意,早已不在酒中。

酒喝得差不多了,兩個人回顧了過往的交情,又交流了一番朝堂內外的形勢。談著談著,他們就把話題聊到了自己的業務上。來俊臣那張俊美的面龐此時已現出酒醉的酡紅,可他的內心卻比任何時候都要來得清醒,他要在不知不覺中給周興下個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