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6章 正常反疑,火器規矩(第2/2頁)

左右是余家三子自己養的家丁,又送給余家看家護院,誰也說不出什麽不是,眾人也私下傳傳就不理會了。

余雙石的死訊傳到余家後,勇勝伯府關門閉戶幾日,然後辦了各項事宜,派人去往京師送了折子上奏。

奏折上謝過太後和皇帝對余家的撫慰,然後又說,勇勝伯的孫女也到了可以成親的年紀,也希望能夠盡快的成親。

萬歷皇帝已經大婚,現在嬪妃之類的也納了不少,潞王倒還沒到年紀,不過看著子女都成親成家,那都是做父母的心願。

慈聖太後李氏對這樁事很是關心,還特意商量了日子,不過勇勝伯余家死了個兒子,算是重喪,最起碼也要一年以後才能行嫁娶之事,但太後已經吩咐內監外廷各相關的衙門開始準備,就等一年後開始了。

勇勝伯家雖然死了個兒子,不過卻因為成親已經是確定的事情,地位又是漲了許多,看李太後如此關切,大家誰敢怠慢。

但勇勝伯府在生意場上卻收縮的厲害,只是在汾州和太原府多買了些田地,他們家在北直隸各府城州城開設的貨棧商行則關門了不少,這些貨棧上上,不少都是以買賣堿為主業,現在這個生意已經做不下去了。

……

“番人漢斯的確有些出眾之處,他隨身帶著一本小冊子,上面畫影圖形,都是如何施放火銃的動作,番人的畫雖然沒什麽意趣,可看著就和真人無甚區別,兵卒們照著這冊子學習苦練,也會有大用處。”

王通和譚將站在演武場上的後列,看著前面的示範,漢斯和兩名番人兵卒手中拿著火銃,一板一眼的做著動作。

從用通條清理槍膛,到放入彈藥壓實……一直到架起火銃準備射擊,漢斯等人動作都做的很慢,看著不像是在那裏準備,倒像是唱戲一般。

這三名洋人士兵站在木台上,每做一個動作,就大聲說明,有漢語說不完全的,就用葡萄牙語說出,通譯大聲的翻譯過來。

在這木台正對的方向,整整齊齊的站著四百名士兵,聚精會神的盯著台上的人看,他們十人中有一把火銃,每看一個動作,下面就照做模仿。

“既然番人有那個小冊子,咱們也是照做,去城內請畫師過來,用一人高的木板,把這些動作一個個的畫上去,讓這些士兵們每日觀看學習,大海,回城之後就去辦理。”

王通一邊看著前面,一邊說道,身後孫大海連忙答應了,譚將卻一直是皺著眉頭,清了清嗓子低聲說道:

“不知道老爺為何這麽看重火銃,若是那大炮還好,幾百步外直接轟打過去,敵人肯定粉身碎骨,可這火銃則要端穩放平,在敵人入了射程之內才能打響,手顫了抖了,心慌了怕了,都是打不中的。”

王通看著前面,卻在聚精會神的聽著,微微點頭,譚將自東南到北疆,見過經歷過許多戰陣之事,說的都是經驗之談。

“以往看見敵人在幾百步外,就拿著火銃亂打亂放,敵人進了射程,火銃管子都紅了,打都沒得打,只能丟掉逃命,更別說這心慌手抖了,加上這火銃炸膛的厲害,誰也不敢端起來,更談不上什麽準頭,打不著,不敢打,要這火銃真真無用,戰場決勝還是靠著刀槍廝殺,這才實在。”

大明軍中重火器,可這火器卻有種種弊病,譚將也是看得多了,開了話頭就停不下來:

“戚總兵那邊用火銃手,每一人身後站著刀手,不按照規矩施放,後面一刀就砍下來,可這般做,太傷士氣,太耗費人力……老爺這一支火銃要十兩銀子,這也太貴了些。”

“這十兩銀子有置辦鉆床、架鐵爐等等花銷攤派,等造的多了,三兩多些就能造出一支來。”

王通笑著說道,隨即又是看向木台,沉聲說道:

“平時勤練,軍法行的嚴,就不怕他們亂打亂放,火銃出問題,就殺造火銃的工匠,施放火銃有問題,亂打不打,就殺施放火銃的兵丁,這火銃兵兩倍的餉銀不是那麽好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