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重逢(第2/3頁)

蕭家鼎腦袋有些發蒙,聽了這話,趕緊躬身道:“在下歡迎之至,兩位姑娘精通刑律,有兩位姑娘指點,錄囚就更穩妥了。”

當今皇上李治對法律非常的重視,為了討好皇帝,武則天自然也努力研讀法律,以便能跟皇帝有共同語言。而作為武則天的妹妹,武月娘也深受影響,所以對法律也有較深的研究。至於長孫嫣然,他的爺爺長孫無忌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法學家,是《唐律疏議》的主要撰稿人,作為他的孫女,長孫嫣然自然對法律也有很深的造詣。

武月娘歪著腦袋對李恪道:“三哥哥,你就找了這個一個愛酒貪杯的醉鬼陪我們啊?”

李恪是武月娘的皇帝姐夫的三哥,兩人是姻親,所以他也這麽叫李恪。

沒等李恪說話,蕭家鼎便打了一個酒嗝,吟誦:“天若不愛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愛酒,地應無酒泉。——天地尚且如此,何況我等凡人?”

李恪哈哈大笑,道:“怎麽樣?我說了他能七步成詩吧?現在相信了吧?”

武月娘這才好生上下打量了一下蕭家鼎,見他除了醉態不雅之外,倒也生得英俊瀟灑,說話也不酸,這即興之作還有一股豪氣。不僅印象稍稍有了一點好轉,輕哼一聲,瞧著蕭家鼎,道:“看不出來,你這書生到還有點風趣。行了,咱們什麽時候出發去錄囚啊?”

“明日!”一旁的李恪幫著回答,“明日我們進京,你們去錄囚,已經下了公文了。”

“那好吧!”武月娘對楊王妃道:“嫂子王妃,我餓了,也不賞口飯吃?”

楊王妃微笑道:“已經預備下了,蕭兄弟,你也一起吃好嗎?”

“行啊!”

聽說蕭家鼎要留下了,長孫嫣然芳心竊喜,跟著一起來到了膳堂,這裏已經擺下酒宴。李恪刻意安排蕭家鼎坐在了武月娘的身邊。武月娘歪頭看著他:“你來能飲嗎?”

一旁的楊王妃微笑替他回答:“蕭兄弟益州詩會奪魁的一首詩,其中有一句是: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你說他能喝不能喝?”

武月娘哦了一聲,道:“不錯嘛,換大碗來,我倒要看看這位七步成詩的益州第一才子,這酒量是不是也是數第一!”

長孫嫣然趕緊道:“月娘姐姐,蕭執衣已經醉了,就少喝一點好了,免得耽誤了明天的行程,怎麽明天還要去錄囚呢。”

蕭家鼎笑嘻嘻看了長孫嫣然一眼,手一揮,道:“沒事,兩位天仙一般的美人來了,豈有不飲酒作陪的道理。換大杯!”

原本蕭家鼎最討厭的就是女人在酒桌上提勁,當初烏海燕就是這樣被他整治得鉆桌子腳了。現在武月娘又提勁,他自然是不會退縮。不過,武月娘跟烏海燕不能相提並論,這位很可能要成為自己的妻子,是將來的大靠山,自然不能讓人家丟醜。因此,他沒有主動邀杯,而只是被動地應付接招。武月娘連續跟他痛飲了三大碗,武月娘已經感到不行了,蕭家鼎卻還是那個樣子。武月娘這才知道,這小子酒量之宏大,不是自己能整治得了的。

於是,她又攛掇長孫嫣然敬酒。長孫嫣然卻不聽她的,只是微笑看著蕭家鼎。

夜深人靜,酒宴這才散了。各自回去安歇。

次日早上,蕭家鼎跟著侯長史來到城門口,恭送李恪夫妻進京。因為這次李恪進京是悄悄走的,所以只有不多的人知道,沒有什麽人來送別。當然,長孫嫣然和武月娘昨夜就住在王府,是要來送別的。她們並不知道其中的原委,還以為李恪只是尋常的回京城休養,所以說話唧唧喳喳很是熱鬧,這倒把蕭索的氣氛掃去了不少。

李恪單獨跟蕭家鼎說話時,低聲道:“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你要好好把握,討得武姑娘的歡心,那這件事情就沒有任何問題了。”

“我明白,我會盡力的。”

“你能做到!我相信!”李恪拍了拍他的肩膀,微笑看著他說。

蕭家鼎自己心裏卻打鼓,要是換成別的女人,他倒也信心滿滿,可是對武月娘這個琢磨不透的刁蠻女子,蕭家鼎當真沒有半點把握,別看先前逃走的時候,她曾經強逼著長孫延他們回來救自己,可是,見過她太多演戲了,蕭家鼎對看見的東西也未必就相信。

唐臨也單獨跟蕭家鼎說話,他臉色沉重,低聲道:“這次長孫無忌下了狠手,王爺只怕難過這一關,我們原先的計劃……唉!只怕不行了,你有才能有抱負,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的。好好努力吧,至於我們的計劃,只怕沒機會了……”

蕭家鼎見他神情黯然,知道他到底會東山再起的,便寬慰道:“唐司馬不必灰心,所謂車到山前必有路,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但願吧!”唐臨又長長地嘆了口氣,“雅娘不帶走,她就像我女兒一樣,我不願意她跟我冒險,我知道她很喜歡你,如果萬一我跟著蜀王倒黴入獄了,你就替她贖身收在你身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