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長亭外(第2/3頁)

小周後微微點頭,望向冷羿:“哥哥,咱們唱什麽歌給小妹夫君送別呢?”

冷羿不會這個時代的歌,沒有辦法跟小周後合唱。便道:“你就代替我唱一曲就是了。”

李煜道:“那不行!說好了你們兄妹合唱的。如何成了她獨唱了?”

小周後看見冷羿為難的樣子,他不知道冷羿穿越過來的人不會這個時代的歌,還以為是他不願意當著李煜的面跟自己合唱,而且是唱給李煜,這樣到底是有些尷尬的。丈夫喝醉了,只想著如何巴結冷羿,好讓他將來好生照料自己,卻忽視了這其中的一環。便微笑道:“夫君,剛才我哥說了,他的歌我們何許都沒有聽過,所以妾也未必就能合唱,還是先聽哥哥唱吧?”

趙廷美也拊掌笑道:“正是!從沒有聽過冷賢弟的歌,說是山野小調,往往清新可人,讓人耳目一新,唱了來,掃一掃我等的穢濁。嘿嘿”

李煜聽趙廷美都這麽說了,便只好答應,對冷羿道:“我等洗耳恭聽呢!”

場中眾人都安靜了下來,一個個擡眼望著他。

冷羿也不再推辭,輕咳一聲,唱道: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扶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問君此去幾時來,來時莫徘徊。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崖,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冷羿唱的是民國時期多才多藝的高僧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的著名曲目《送別》,這是一首現代社會膾炙人口的著名歌曲,歌詞描繪的長亭、古道、夕陽、笛聲,透出離別之時的蒼涼寂寥,襯托出對即將離去的友人依依不舍的情感,描寫得十分的真摯感人,加上憂傷淒清的曲調,讓在場眾人都聽呆了。直到他唱罷多時,還靜默不語。

冷羿笑了笑,道:“獻醜了!”

眾人這才歡呼贊嘆。李煜站起身,抱著一壇酒,咕咚咚倒滿了一大碗,端起來,搖搖晃晃走到冷羿面前。先前他妻妾傷心落淚的時候,他沒有哭,而此刻,卻已經是淚流滿面,哽咽道:“冷大人!——不,冷賢弟!你這歌詞中以知交相稱,你既視我為知己,當以兄弟相稱,請允許我稱呼你一聲賢弟吧!”

冷羿點頭,拱手道:“李兄!”

李煜道:“這首歌,曲調不象是山野俚曲,歌詞意境高雅,更不是山歌俗語。如果愚兄料想不錯,應該是賢弟自己的詞曲吧?”

趙廷美也過來道:“沒錯,我也有此感覺,這樣的詞曲,絕對不是山野小調。也只有冷賢弟的詩詞才情,才能寫出如此情深義重,包含禪機的詞來。”

冷羿無法分辨,只是笑笑。

李煜哽咽道:“多謝賢弟贈與我如此動人的一首離別歌,在將來的歲月裏陪伴我……,來,我敬賢弟一海!”

說罷,咕咚咚一口氣,將一大碗酒喝了個底朝天。

冷羿陪著也喝了一大碗。

李煜道:“賢弟這首詞曲愚兄想記下來,剛才聽得呆了,恐沒有記全,想請賢弟寫下,如何?”

冷羿是不會寫歌譜的,而且古代的歌譜他就更不懂了,便望著小周後道:“這樣吧,剛才你不是讓我和妹妹合唱嗎?——對了,妹妹芳名是……?”

李煜忙道:“拙荊姓周,閨名嘉敏,字女英。”

“哦,就讓女英幫我寫曲譜,我來寫歌詞,算作我們合作,臨別贈與兄長,如何?”

“極妙!拿紙筆來!”

趙廷美的仆從們忙拿過紙筆,騰出一張桌子,先由冷羿寫歌詞,接著小周後寫歌譜。小周後精通音律,雖然只聽了一遍,卻已經全部記住了,更何況這首歌分三段,反復唱了三遍,所以寫下哼唱一邊給冷羿核對,竟然半點不差。

李煜博學多才,也精通音律,拿起來,自己照著哼唱了一遍,全然無錯,仔細折好放入懷裏。

便在這時,負責押解的衙門官吏悄悄進來,跟趙廷美低聲說了幾句。趙廷美眉頭一皺,橫了一聲:“耽誤了怕什麽?”

李煜耳朵尖,聽見了,忙過來道:“怎麽了?”

“沒什麽!喝!接著喝!”

李煜的嬪禦流珠就在旁邊,已然聽清了他們說的話,悲聲對李煜道:“押解的這位大人說,馬上天黑了,按照規矩,必須天黑之前離開京城碼頭,才算啟程。催我們上船。”

卻原來,不知不覺中,已然黃昏。

李煜搖搖晃晃走到賬篷口,醉眼朦朧探頭看了看外面依舊斜風細雨的天,果然天色已經昏暗,快天黑了。忙對趙廷美道:“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咱們就此別過吧!我也喝醉了,再喝就要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