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7章 聯手(第2/2頁)

說實在這事兒也是起了變化,原本是萬歷二十四年時窮瘋了的貪婪皇帝才開始大量派出礦監和稅監,梁永為陜西稅監,馬堂為天津和臨清稅監,楊榮為雲南稅監……從萬歷二十四年到三十年後,這些年間各路稅監和礦監向大內進獻白銀三百多萬兩,同時還進貢名馬,金珠,人參,貂皮等名貴特產珍品,這銀子看似不少,但皇帝一年不過到手幾十萬,更多的就是被太監們直接給瓜分了,而殘民害民之暴,則百倍千倍於萬歷得到的這一點好處。

後人總拿明朝工商稅的缺失來支持萬歷收稅,但收稅卻不是這樣收法,皇帝派出家奴,家奴收羅當地的無賴地痞,到處強行開礦,草菅人命,或是到處豎旗,哪怕是養只雞也得交稅,因為沒有制約,殘民之狠,遠過於還有制度約束的文官,至於收入所得,因為太監沒有制約,只需對皇帝負責,而皇帝又對自己的家奴有著無比信任,這使得太監們橫行不法之余,更多的動力就是給自己撈好處。

當時人就說的很清楚:礦使,稅監聚斂財富,以十分計算,為皇帝所用不過一分,礦使稅監自入腰包為二分,他們的隨行人員就地瓜分為三分,當地土豪惡棍中飽私囊,用去四分。

就是說那近十年之間,騷擾天下,不知道害死多少人的征稅開礦之事,上交到萬歷手裏的只有十分之一,實際收入是三千余萬,只有三百多萬在皇帝手中,更多的就是太監和親隨,土豪和惡棍們瓜分了去。

這也是必然之事,皇帝沒法約束太監,太監需要土豪和惡棍們的合作才能施展手腳,甭看太監欺負文官跟玩兒似的,地方上的事,卻必須得依托豪門大戶和當地惡棍,不然的話,憑他們帶去的小貓兩三只,誰理他們?用著人,就得分出好處去,這也是無可奈何之處了。

至於幾處稅監出事,被市民所殺,壓迫太狠是一方面,地方勢力太大擺不平也是最重要的原因,特別是蘇州那樣的地方,勢力千頭萬緒,太監就算把自己得的好處全拿出來也不夠,最終使地方大戶和生員暗中聯手,鼓動百姓搞定了皇帝的稅監,這事兒,倒是真的說不上誰更有理,反正最倒黴的就是老百姓就是了。

張惟賢的打算,卻是將所有的勢力聯起手來,太監三成,勛貴三成,親臣三成,只留下一成給皇帝,還好萬歷不知道他的打算,不然非立刻下旨把他給活剝了不可。

“下官這就去辦。”

王曰乾喜滋滋的去了,底下各人也各自有差遣,亂哄哄的分別往各勛貴府上而去。

……

……

“皇上,上回我說的事,你考慮的怎樣了?”

敢和皇帝你和我,“你儂我儂”親密無間,毫無上下尊卑之分的,連皇後也不夠格,只有鄭皇貴妃向來隨意,不僅稱呼隨意,姿態也是隨意的很。

這會子皇貴妃坐在鏡前梳頭,一頭美發如瀑布般直垂而下,映的那鵝蛋臉更是膚白勝雪,吹彈可破,那一雙大眼水汪汪的,看著就叫人心醉,至於那櫻桃小口更是看著可愛,哪怕說著不大恭謹的話,萬歷又怎會真的放在心上?

鄭氏是後選入宮的,挑的就是容貌,不過能被選到宮裏當嬪妃的相貌都不會差,她勝便勝在這慵懶自若的姿態上,叫萬歷覺得是夫妻倆家常相處,情不自禁的就有放松的感覺。

皇帝其實也苦。

張居正當權的年間,萬歷受制於人,想寫個大字都被批是玩物喪志,小皇帝一怒之下,爺就真的玩物喪志去了。他在宮中開了市場,叫都人們和太監裝成買賣人,什麽商行酒樓一應俱全,竟是在宮中真的開了個集市,皇帝也是青衣小帽,每天變著法子到市場裏做買賣,他當然大賺特賺,然後便隨意找個民房當家,喝醉了大睡一場,倒也真是其樂融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