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代署(第2/2頁)

此人性格強悍,說話也是不怎麽留余地,有這麽一錘定音的話,別人就算想反對也是不行了。

許國有心替天子說兩句話,但在廢立嫡長一事上大是大非需得把持的住,他在內閣日久,性氣漸息,往日那些爭權的心思已經淡了下來,惟願能安穩在內閣與諸閣臣和衷共濟,多做一些事情,他預感自己在內閣的時間不會太久,不能晉位次輔,首輔,說明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始終不如他人,而外朝新晉大臣對閣臣之位虎視眈眈,自己不能進則只能思退了。

至於余有丁,此人國子監祭酒出身,詩詞俱佳,又和王錫爵和申時行一科,在內閣中是一個無足輕重的人物,凡事畫諾而行,儼然是一個在內閣中混日子的老名士。

眾閣臣無有二話,當下便寫了一封公稟,將反對情由全部寫好,然後各人一一署名。

最後時刻,王錫爵道:“首輔不在,若等他回返不免誤事,然則此事如果沒有首輔簽名,難免為外人所笑,對首輔的聲名也不大好,不若我等將首輔之名也寫上,諸公意下如何?”

“只怕長洲本人未必願意。”

王家屏對申時行向來的柔媚奉上的態度十分不滿,這幾年來萬歷手越伸越長,撈錢的手段也越來越多,甚至愈演愈烈,只要有錢,什麽事都伸手過來,而申時行也就裝模作樣的勸過幾回,從張居正直言國家用度有常,縱太後,天子也不能擅取的往事來看,申時行給張居正提鞋都是不配。

“事關國本,料來他不會反對。”

“首輔不署名,我等亦是師出無名,且果真叫人笑話。”

余有丁和王錫爵一唱一和,他們和申時行都是一科,當然堅持要在這樣的大事上替申時行署名,許國也是和他們同籍,不涉及根本利益也是一體,王家屏料想自己爭不過,只得一邊署上申時行的姓名,一邊警告道:“若長洲回來說是我等擅作主張,諸公當替吾說明。”

意思是他現在雖然簽字,卻並不贊同這事,如果申時行不悅,後果由王錫爵等人自負。

王錫爵坦然道:“這個自然。”

如此說定了,內閣便是將奏章遞了進去。

半個時辰後,眾人並沒有等到萬歷批復,接著就是傳來消息,內廷中萬歷已經下了手詔,著錦衣衛逮拿黃大成,於午門前廷杖。

王家屏頗有一點挫敗感,攤手道:“皇上連理亦懶得理會我等,如之奈何?”

“總要再寫一封,言詞需懇切一些。”王錫爵心中也大感不滿,不過還是說道:“總不能弄到決裂的局面,實話說黃大成也有邀名的用意在內,這一點向皇上點名,廷杖他只不過是成全他,何苦。”

“依我看,”許國說道:“皇上只怕起了殺心。”

眾人悚然而驚,確實,萬歷近年來對付言官的態度就是遇缺不補,教都察院永遠處在缺人的狀態,再過幾年,怕是都察院只成為兼職的地方,本職禦史人手嚴重不足,吵鬧聲也就消停很多。

這無疑是一個損招,不過各人拿耍無賴的皇帝也沒有辦法,皇帝不批紅,內閣和吏部總不能擅自做主吧?象禦史這樣的官員可不是尋常的五品以下的部曹小吏,吏部可以自行派遣。

原以為皇帝和言官間的對抗會慢慢形成彼此相安無事的局面,現在看來,這一次黃大成是把皇帝得罪慘了。

各人不大明白內廷中的情形,不知道現在堂堂皇帝已經成了風箱裏的老鼠兩頭不是人,被皇後和鄭貴妃夾攻的滋味絕不會好受,原本已經處理好了皇長子出閣講書一事,萬歷總以為自己能消停一陣子,黃大成將這窗戶紙一捅,可想而知以後內廷不知道會起多少風波,一念及此,萬歷將黃大成淩遲的心都有,但如果真的想這樣做,內閣肯定不幹,六部,都察院,大理寺,沒有哪一個衙門會同意皇帝這樣的舉措,如果萬歷一意孤行,他又有沒太祖和太宗皇帝的威望,最終的結果肯定還是妥協,連嘉靖那樣陰狠的脾氣也沒說把哪個文官給活剮了,當大明天子,也是行不得快意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