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9章 買直(第2/2頁)

“這怎麽可能?”李甲沒有解釋,只淡淡反問。

“確實不可能。”

黃大成也知道自己的說法荒謬了一些,張元功的死因雖然朝廷早就有定論,但在有心人眼裏不是什麽真正的隱秘,眾人沒有說話,不過是礙於張惟賢的得寵和手中的權力,如果是只有爵位沒有實權的普通公爵,甚至是郡王,親王,有這樣彼此爭奪爵位而導致暗害親兄有害倫常的事發生,早就舉朝沸然,派有司徹查了。

有這麽一樁子事在前,這兄弟二人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攜手合作的。

“那錦衣衛之事?”

“老兄還看不出來?”李甲嘆口氣,解釋道:“張惟賢以前依附在申閣老門下,現在權勢越來越大,有威脅諸多大佬的實力,內閣對錦衣衛已經多次敲打,這一次我們能得到消息坦白說就是錦衣衛那邊主動泄密,否則宮闈秘事事涉閣老,我等如何能有確切消息?”

這話並不算是十分完滿的解釋,黃大成再想想孔學的態度還有孔學背後的張惟賢,頓時也是有釋然之感。

既然風險不大,收益頗高,黃大成目露兇光,振臂一揮,惡狠狠地道:“幹了!”

……

……

“荒唐,混帳,可惡!”

萬歷在數日後接到了黃大成的奏疏,疏中直言請立皇太子以固國本,並且直言鄭氏有奪嫡之心,而皇帝偏愛福王,講書一事症狀就很明顯了,哪有嫡長皇子和偏妃所出的皇子一並講書的道理?

反正之前的請出閣講書的奏疏也是黃大成所寫,這樣寫起來倒也是理直氣壯的很,疏中直掃萬歷心思,將宮中一些內情如實道出,每句話都象一根長矛,直刺萬歷的心窩。

鄭氏謀奪儲位之事,畢竟是十分隱秘的事,而且僅限於皇帝和少數幾個人知道,畢竟皇長子是皇後嫡出,身份高貴,外朝斷然想不到,皇貴妃居然還有奪嫡的心思。

這封奏疏剛出現時,還有不少文官說黃大成危言聳聽,妄言賣直,不過看看疏中細節,對比一下皇帝對皇長子和皇三子的區別對待,再看皇後和鄭氏的明爭暗鬥……宮闈之事,沒有內廷想的那麽隱秘,還是有不少事情流傳於外,平時想著也就是後妃之間的爭風吃醋的暗鬥,現在結合黃大成的奏疏一想,果然還真有那麽一回事。

萬歷這邊發火,外朝卻是已經炸了營。

黃大成的奏折就象是在泥塘裏投下去的一塊巨石,濺起來的不知道是多少泥汙,舉朝嗡嗡,幾乎人人都咬著牙回家開始構思自己的奏折……萬歷的好日子算是到了頭,原本歷史時空中的“三大案”的爭國本一案,現在居然用另外一種形式,再次上演。

“朕豈不知立嗣當以嫡長為貴?黃大成小官妄言賣直,胡說八道,真該叫人將他拿了斬首為是。”

萬歷氣的胸脯起伏,眼前是張鯨等內廷太監,司禮禦馬提督東廠全部是要職在身,皇帝沒有第一時間召見閣臣,而是將張鯨等人叫來,也是隱隱有警告之意,無論如何,內廷不準摻和進這一次的事件之中,不準將事態擴大。

而萬歷無奈之下,也是公開宣稱,立嗣以嫡長為尊,無論如何,他也不會同意鄭氏的奪嫡請求,這些太監,多半因為萬歷寵愛鄭氏而與鄭氏交好,對皇後則是沒有什麽交往,萬歷擔心這些家夥會擅作主張,或是落井下石,如果真的被鄭氏驅使做出什麽對皇後和長哥兒不利的舉動出來,恐怕外朝黃大成的奏疏成真,自己以後就不要想有安生日子可過,而且後世史筆之上,自己虎毒食子的名聲也就落實了,這個後果,就算他是皇帝也擔不起。

是以無論如何,他要將這些自己人先召來,將根腳立穩,否則將來真的出了事情,那可就是後悔莫及。

聽著萬歷的話,眾太監面面相覷,無人敢於接口答聲,只有張鯨以司禮掌印身份兼差提督東廠,當下上前一步,奏道:“皇爺是否要立刻拿黃大成?若要拿他,奴婢立刻派番子前去,需提防此人上疏之後,提前就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