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 糾纏(第2/2頁)

除此之外,地方官員還可以約束親郡王,出現不法之事,一個巡撫就能封閉王府,一個知府就能進府查抄了。

鄭氏對這些都知之甚詳,一想到乖巧伶俐的兒子成年後要遭遇這些,便是心如刀絞。其實李太後當日也是這般心思,當母親的想到兒子之國以後的遭遇,恐怕沒有不動容的。

親王說是皇帝之下最尊貴的顯爵,不過困於王府,也就是吃吃喝喝的事,不象普通人家,好歹能走動個親戚,讀書人更是能遊山玩水,樂在其中,王府的親王,說難聽點,也就是養了頭肥豬在裏頭。

明朝的宗室制度,實在是中國有封建以來最差的一個,沒有更差了。

萬歷當年趕走自己弟弟,潞王之國出京時李太後和潞王都哭的不成體統,但萬歷卻是高興的差點叫宮人放煙花焰火來看……他實在是太高興,但現在想到自己兒子也要之國,萬歷卻也是忍不住於心不忍,甚至憂愁起來。

其實人君也有父子之情,因為和鄭氏的關系一直是伉儷情深,歷史上的萬歷對著實疼愛福王,一直拖到這兒子成年很久,父子仍然是一天兩見面,天家再無情,父子至親朝夕相處也有情了,倒是他對長子朱常洛一直不甚歡喜,太子不僅拖了多年才講學,講了幾天就停課,然後一直沒有人管,太子在東宮也過的十分艱難,這會子他倒是完全沒有父子之情了。

“唉,祖制難違啊。”

“什麽祖制,不是有個祖宗還廢了皇後?也沒見大臣鬧個不休,廢了皇後立了我,皇兒不就是嫡長子了?”

“這事情可一不可再……”

“那皇上的意思就是看著吾兒流放於外不管了?”

鄭氏張牙舞爪,差點就要撲上來抓萬歷個滿臉花。

她說的還是成化年間的事,當時的皇後姓吳,年輕氣盛,萬貴妃不尊敬皇後,皇後居然教訓了她,這一下捅了馬蜂窩,萬氏一哭訴,憲宗皇帝便下了決心廢後……這事情在明朝歷史上也是很逆天的,萬貴妃可謂後世大明宮中嬪妃的楷模人物,可惜萬歷沒有自己老祖宗的那種決心,這事情想也不敢想。

看著狀若瘋魔的鄭氏,萬歷鬼迷心竅的道:“你也不要急,吾看常洵白白壯壯,常洛面黃肌瘦,未必就是永年之像,這個常洛要是有什麽,常洵不就是長子了麽……”

這話說出來,萬歷也恨不得抽自己兩個脆的。

哪有當爹的這麽說親兒子的?常洛再不好,生下來時自己也是歡喜的要命,詔告天下嫡皇長子降生,以當時的心情恨不得立刻就立常洛為皇太子,只是當時自己年輕,而且繈褓中封太子對小孩子也不好,當時的醫療情況就算是天家有太醫院伺候著,皇子公子的夭折率也是十分之高,小孩子福祿太過也不好,這樣才拖了下來。

不曾想過幾年之後,倒是巴不得這兒子早點死了。

萬歷心裏有些後悔,鄭氏卻並不以這話為滿足,她今日撕破臉皮大鬧就是要萬歷一句話,絕不準他冊立皇太子。

若是現在冊立了,以大明從未有過廢立之事的傳統,再想翻盤是根本不可能的事了。

“皇上,臣妾今日只要你說一句話,長哥兒出閣講書可以,冊立一事,絕不允行。”

“不可。”萬歷很無奈地道:“皇後已經得了承諾,並且可以向外朝透露,這話叫吾如何收回來?”

“就說長哥兒還年幼,太早冊立不好。”

“可你不想想吾是什麽年紀冊立的?”

朱常洛已經快十歲了,這個年紀冊立皇太子的大明君皇已經有好幾個,萬歷幹脆是這個年紀當了皇帝,說是太子太小,說服得了誰?

這當口萬歷看見一個禦前牌子走上前來,因呆著臉道:“不見朕在和貴妃說話,鬼鬼祟祟上來做什麽?”

也虧是禦前牌子都是受寵信的,若是一般小太監以萬歷現在的心情,怕是直接叫拖下去打死也未可知。

“奴婢當真該死,驚擾了皇爺。”禦前牌子趕緊答道:“是錦衣衛都督張惟賢在外求見,說是皇上早前說了,叫他午後過來請見。”

“哦,”萬歷果然想起有這麽一回事,而且還能借機擺脫鄭氏,當下便應道:“叫他在外殿等著,朕這便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