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章 商稅(第2/2頁)

……

……

不遠處的稅務司總部內,李福通這個財務司的副司正卻是領著唐志中唐志存兄弟二人,一路大搖大擺的走了進來。

李乘雲也是等候多時,待這三人進來,便是笑道:“福通,兩位唐東主,請坐吧。”

“李哥你這裏可有好茶,可別拿尋常貨色款待兩位大東主啊。”

李福通嘻嘻哈哈的,一臉沒正形的樣子。他們這些順字行小夥計出身的人,已經在一起超過十年,除了少數天生脾氣不對頭的,多半交情都是很好,有一些甚至是比親兄弟還要親近的多。

李乘雲知道最近唐志大不怎麽理事,艾可中也是專注商會,李昭祥最近去了江南,和宋家商談生意,遼商中的大佬都有退居幕後的樣子,唐志中和唐志存風頭正勁,所以倒真是不可以怠慢。

但他心裏很埋怨李福通不知道好歹深淺,他這裏是稅務司,專門負責征稅的部門,而遼陽是幾乎沒有農稅的,原因很簡單,遼陽的自耕農和地主很少,土地已經有九成是納入在屯堡體系之中,生產的糧食是遼陽自用或是外銷,收入都是遼陽鎮的收入,這哪裏還能去征稅?農稅在遼陽的稅賦體系之中幾乎是可以忽略不計的,這和大明別的地方當然截然不同,在大明別處,農稅是在稅賦體系裏占絕對的大頭,商稅倒是可以忽略不計。只是大明的亂七八糟的私設卡子很多,牙行和私設稅卡加上官府雜役繁多,還有攤派和買等明搶的政策,商人的日子其實並不好過,要麽是官紳家族經商,不懼風雨,要麽就得做大之後找一個強力世家依附,純粹的商人家族,說倒黴就倒黴,一個縣令就能叫一個身家幾十萬的純粹商人家庭破產破家,家破人亡!

在遼陽,商稅恰恰占了收入的大頭,除了四海行和海事司的商船戰船等收入外,順字行等商行的賦稅上繳上來就是財政收入的大頭,未來在屯堡規模擴大,糧價上漲之後可能農業收入也會增加,不過無論如何,純粹的農業收入是沒有辦法和商稅相比的,遼陽的政策就是對商業活動大力扶持,簡單來說,就是細大不捐,但形式上來說是對中大型商家課以重稅,對小型的坐商和遊商進行扶持,稅率很低,也不象大明那樣到處是卡子,隨意勒索攤派。

對惟功來說,他的理念就是這樣,大商家不能不限制,否則遲早出現富可敵國的巨商,進而影響到軍隊和政權,重稅就是一種限制,以後遲早會有反壟斷法和遺產法令,使得大商家不膨脹為巨無霸式的商業家族,至於小的方面,表面上看來對小商人有不少扶持,也沒有農稅,但事實上屯堡收入原本就不少,而這些領了工資,做小生意買賣的人稅率雖低,但百萬人匯集起來,消費,納稅,其實也是一筆不菲的收入,而且還感受著遼陽的友好和寬松,在心態上放松的話,對拉動消費又是一樁極大的好處。

這些東西,在私底下裏惟功幾次召開秘密會議定下重稅基調時,都是說的清清楚楚,而稅務司就是直接執行者,這些年不僅是課稅這麽簡單,稅務司本身還有稅輯總隊,凡有偷稅漏稅的行為,絕對不會放過。

可以說,在遼陽想逃稅漏稅,或是官商勾結,這樣的事,想都不要去想。

今日李福通帶商人到稅務司這裏來,實在有些冒失了。

不過李乘雲明白,自己多次拒絕了唐家的邀請,令得對方無計可施,看來私底下不成,只能明面上過來找自己,那也好辦,看他們要如何,自己只管公事公辦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