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臨機(第2/2頁)

他的弟弟杜禮確實曾經鬧過事,僥幸沒有被追責,後來一路連捷到京當了官,陰差陽錯之下卻又成了張黨中堅,在京城中青年的官員中算是一個有官聲的,常跑京城的人,聽聞過杜員外的名頭,也並不奇怪。

至於李景元當然是李甲,風頭更盛,所謂“拾遺”就是給事中的別稱,雖然官職只是正七品,實際的權力卻不在京堂之下,而且幾年清流幹過之後,直接外放分巡道或是升僉都禦史,仕途之順,僅在翰林之下。

柏台的梅大人便是梅國楨,現在已經是左副都禦史,再進一步就是國朝大佬頂級的都禦史,與各部尚書齊平,論實際的影響力,還在戶、工、刑等部尚書之上。

呂紳則是今年剛升了工部尚書,原工部尚書石星其實也是張黨,只是石星不算嫡系,只能在重要事情上提供幫助而已,石星有頂撞張居正的過往,在萬歷朝這就是升官的金字招牌,呂紳接任之後,石星轉任兵部,雖然還是尚書,不過兵部的重要性比起工部來不知道高了多少,所以也算是升官了。

眾人又聊了幾句京城官場的事,杜忠所知不多,只是以遼陽人的角度談了一些遼陽籍官員在京中的表現,倒也算是對惟功有不小的幫助。

談的入港之時,幾個傳騎縱馬而來,得得馬蹄聲中,馬上騎士放聲叫道:“我部郭千總奉命收復黃龍府,此番直搗黃龍走的是遼金故道,年久失修甚是難行,我遼陽鎮軍的輜重營車馬很難隨行,今在城中內外召集有馬夫子,每日給銀一兩,豆料由本軍負責!”

每日一兩銀子,確實是難得的大手筆,一趟來回幾十天跑下來,怕是幾十兩銀子入帳,縱然兵兇戰危,可能有性命之憂,但有這樣的回報代價,亦是足夠了。

長春附近,除了建築司在內的各司官吏和工人之外,尚有不少從開原鐵嶺附近過來的小行商,也有不少跑來攬活的役夫,多半是漢民,也有一小半是打開原東邊過來的女真人,不論是漢民還是女真,這些人多半都趕著騾馬,若是空身出關,斷然沒有辦法輕易到得長春,畢竟邊墻外的條件還遠不能和邊墻之內相比。

城中想來還有不少這樣的傳騎,不一會功夫,仿佛整個長春城都喧鬧了起來,不少行商和騾夫趕著自己的騾馬,開始往北門方向趕過來。

惟功不禁點頭暗贊,郭宇這廝在他身邊也沒少受調教,當時就覺得這黑大個膽大心細,尚算可教之材,不過也沒有費太多的心思,畢竟侍從之中,頗多英才,能挑到他身邊的,無不是一時俊傑,郭宇比起朱尚駿這樣的侍從來就感覺差的遠了,在對方面前,也就是一個身大力不虧的傻大個,另外就是膽氣過人罷了。

不料過得這些年,郭宇這個千總當的有聲有色,這一次直搗黃龍的任務還是去年當著惟功的面腆著臉要來的,從長春到黃龍府路途並不算遠,但這幾百裏之遙的距離補給卻頗有些困難,遼陽的兵馬不能和北虜相比,馬吃草人吃幹酪或喝馬奶,要麽就是切點薄肉片墊在屁股底下,一天跑下來肉也磨熟了就這樣吃,補給對北虜來說向來不是什麽大問題,遼陽鎮兵卻不能這般打仗,別的不說,就算自己能吃的儉省些,戰馬卻是必須得喂精豆料,遼陽的馬養的很好,膘肥體壯,普遍比北虜的馬要高一頭出來,遼陽幾個大馬場的馬養的越來越好,放在北虜那邊都是頂級戰馬了,在遼陽這裏卻是很普通的戰馬,馬匹高壯,對豆料要求和標準自然就高的多,而獵騎兵們的武器也需要時不時的補充,還有彈丸,火藥,各種後勤所需的物品都需要強力補充,往黃龍府的道路車馬難行,郭宇看樣又打算輕兵猛進,他能想起這個召集長春等地有騾馬的民夫的辦法,也算是頗有急智了。

每個千總部都有自己的公使費,只要郭宇能自己填上這筆開銷,他上頭的營本部自然也不會來拘管他,事後上報備案便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