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1章 會盟(第2/2頁)

“可以。”沈福星點頭道:“英國軍艦可到我方掌握的港口停泊,補給,享受高等級優待,同時可以上岸,我方負責安全和後勤補充,另外雙方在造船技術上可以共享互補,我方雖然自己造船,但會下大定單給貴國的船廠,另外希望貴方在我方招募貴國水手和造船工人時提供方便,在亞洲範圍內,貴我雙方成為軍事同盟,雙方有義務和責任替另一方提供包括共同戰鬥的任何形式的幫助。”

這個盟約其實是惟功和遼陽高層早就授權下來,幾乎每個重要軍艦的船長都有權力與英國訂約,未來二十年內英國人在亞洲的商船和戰艦會增加到每年幾百艘,雖遠不及荷蘭,也將成為亞洲海面的重要力量,相比較日薄西山的西班牙和葡萄牙人,遼陽選擇的盟友只能是英格蘭,其余的歐洲強國,俄國連出海口還沒有,瑞典只是陸軍強,而且只是強盛一時,法國的海上事業還沒有開始,德國更是不知道在哪裏,奧匈帝國也根本不是海上強國,想要和巨無霸般的荷蘭爭雄,除了和英國結盟還能是誰?

而英國也肯定會選擇遼陽,大明作為一個整體太大,反應太慢,朝廷還在酣睡和迷夢之中,遼陽卻是反應迅捷,海上力量年年增強,除了遼陽之外,其余的亞洲各國要麽是未開化的蠻荒小國,要麽就是已經淪為殖民地,除了和遼陽合作之外,又能找到誰家?

“對了,本鎮對印度沒有領土要求,只要求將來開放市場,另外呂宋和馬六甲等地,本鎮志在必得。”

瓊斯道:“貴鎮現在連商船不過千余艘船,其中有六成左右是老舊福船,怕是吃不下這麽大的地盤吧。”

他去過遼陽,因為軍情司知道這英國佬是未來結盟對象,所以並沒有刻意限制他的活動,這廝倒也有幾分能耐,把遼陽的家底打聽的七七八八。

不過他肯定對中左所的炮台和駐防陸軍印象十分深刻,否則以遼陽現有的海上實力,倒未必能叫瓊斯和德雷克聯袂而來。

“本鎮前十年是注重陸軍的建設,我想你們隱約聽說我們和北方的韃靼人打了一場大仗,我們獲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對這件事兩個英國人也有所耳聞,豐臣秀吉有意於征明,對明國情報還是很重視的,雖然他們的情報來源是從朝鮮那個二道販子那裏獲得的,但朝鮮畢竟是大明最信任的屬國,其消息渠道很多是來自大明官方,朝鮮的使臣也很注意記述大明的情報,包括重大事件和官員的品性特征,這在當時是小國的自保之道,不過幾百年後倒有助於中國人從朝鮮官史和筆記中研習本國歷史,也算是一個副產品了。

日本這邊有消息,瓊斯等人當然也知道,韃靼人在歐洲也並非無名,奴役俄羅斯百年,蒙古兵鋒直抵中歐,打的聖殿騎士團等精銳歐洲騎士慘敗,現在還是一個橫亙歐亞的超大部落,野蠻歸野蠻,在歐洲人心裏還是很強悍的,從阿提拉到蒙古人,歐洲數次有被黃種人征服的危機,所以“黃禍”這詞就是指的這事,遼陽鎮能以一鎮之力攻上草原,與蒙古人展開十萬人以上的會戰並且大獲全勝,盡管瓊斯等人不大相信會戰的人數和規模,不過總體來說遼陽的陸戰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當下點了點頭,瓊斯道:“就算如此,我們還是對貴鎮未來二十年的海軍發展,持相當謹慎的態度。”

英國人說話十分委婉客氣,其實就是說你遼陽陸軍強是強,海軍們咱們不是很信任,不過以目前遼陽海軍的實力,光是福星號一艘船也差不多夠強了,這也就是會盟的基礎,至於地盤劃分,還是等你們實力強了再說。

這話語中的意思雖沒有說的很明白,不過還是十分明顯,沈福星微微一笑,說道:“那麽便寫下文本,我們兩邊先用印,等我回遼陽,由我們遼東都司和總兵府分別用印,如何?”

這樣的盟約肯定要十分鄭重,現在當然是草約,不過當事雙方都沒有完全的權力來訂這樣的條約,只能先草約完成了。

“我們會用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名義……”

瓊斯話未說完,德雷克便攔著道:“等等,我建議再加一條情報共享,如何?”

沈福星看向德雷克,對方目光灼灼,顯然是十分堅持。沈福星呵呵一笑,說道:“全部情報不可能,不過我建議我們分享荷蘭在亞洲活動的一切情報,怎麽樣?”

德雷克並不算滿意,不過也知道只能到此為止了,遼陽不可能把全部情報資源與他們分享,畢竟就象遼陽和英國合作造船一樣,在雙方而言都有一個不對等的合作點,這樣也足夠了。

當下再無別話,三人取出羊皮卷出來,寫上盟約,然後分別用印。

十分鐘之後,草約完成,英國與遼陽鎮算是在亞洲海域結成了軍事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