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相襲(第2/2頁)

“話是這麽說。”哱拜苦笑道:“到底時勢比人強,就算是他,不也是叫人排擠到遼陽,打了這麽一場勝仗,才算翻過身來。”

遠在遼陽的惟功倒是沒有想到,當年替馬芳出頭的舊事,使得他的名頭傳於寧夏這樣的西部邊鎮,看來武人被壓,倒是都有同仇敵愾的感覺。

“哼,總之兒子心有不甘!”

剛剛在兵部那一幕如毒蛇一般咬著哱承恩的心,哱氏家族其實還是很忠於大明的,從哱承恩的名義就能看出來當時哱拜給他起名時的心情。哱拜從蒙古部族逃出來,大明接納了他,又使他一路升官發財,說他一直心懷不忠,倒也絕無此事。

但哱家現在已經是儼然寧夏之主,一方土皇帝,哱承恩的野心也是與日俱增,那種自大之念,早就融在哱承恩的骨子裏頭,今日兵部之事,是這個心高氣傲的人無法忍受的。

“黨馨也是這般作派,我說他怎麽這般難以相處,原來根子就在這上頭。”

在寧夏鎮城的巡撫黨馨絕對是哱家父子的噩夢,事事壓制他們,多次查察他們是否有冒餉行為……當時的武將豈能不冒餉吃空額?以普通營兵的薪餉,如何養得起一兩千人的騎馬家丁?家丁待遇,遠超普通營兵,比普通的騎兵也高出不少,平時厚養,戰時才能奮勇爭先,這一點來說,厚養家丁也是不錯,只是黨馨抓住這一點不放,弄的哱家父子頭疼無比。

現在哱承恩才有所省悟,黨馨平時見自己時那種傲氣十足的模樣,那種高高在上的姿態,原來是和京師的文官們師出同門,源自於文官高於武臣的根深蒂固的信念。

提起黨馨,哱拜也是憤然,他在寧夏多年,經營的勢力很深,歷任文官都給他面子,總兵也十分倚重,這個黨馨和按察副使石繼光卻是屢次與哱家為難,哱拜明白這是這兩人結成同盟與自己爭利,他心中也是憤怒難平,不過一時卻是毫無辦法可想。

回到下處之後,哱氏父子脾氣都不大好,隨行人員俱是小心翼翼的伺候,不敢有絲毫怠慢。

待兵部手續辦完,哱拜打算去拿名帖求見幾個大佬,閣老的府邸一定要去的,另外就是兵部幾個堂官和五軍都督府要打個轉,求見是多半見不著,最多有個兵部侍郎能見一面,五軍都督府的人倒是好見,不過毫無用處,只是哱家的人給予世職時,五軍都督府不要出來搗鬼生事就行了。

到了晚間,下人們開出飯來,住的地方是一個大的客棧,地方很好,飯菜倒也可口,店裏人還很貼心的將今日的宮門邸報給抄了一份送過來,哱拜不識字,不過平時各鎮的塘報和朝廷的邸抄還是要知道的,自有人讀與他聽,朝廷大政方針,各鎮總兵行止,各處文官脾氣秉性都得稍做了解,身在官場,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以哱拜降人身份,到現在擁有這般的權勢,近兩千家丁,鎮兵多出其門下,當然不可能是純粹的一勇之夫。

“為遼陽民變事:臣申時行謹奏……”

當師爺讀起申時行今早的奏疏時,哱拜猛然坐直了身體,神情也開始變的格外認真起來。

哱承恩對這些不大感興趣,偷溜個空跑了出去。

“哈哈,哈哈,居然如此,竟然如此。”

哱拜大字不識一個,不過師爺在讀申時行奏疏時已經盡量用白話或是加以解釋,加上奏疏並不是做文章寫八股,盡顯要以敘述陳述的口吻來寫,所以哱拜也聽了個八九不離十,一讀完,就是知道了申時行的意思。

“東主,這有什麽可笑?”

師爺想來想去也沒有發覺這奏疏的內容有什麽可笑的地方,遼陽錦衣衛為患引發民變,錦衣衛並無死傷,朝廷因此沒有重責地方的打算,當然,在師爺的理解之中,遼陽剛剛打了個前所未有的大勝仗,朝廷對張惟功這個總兵官倚重正深……朝廷已經多年沒有給人封爵了,這一次惟功這個總兵因功而封侯爵,也是一件令人很振奮的事情。

師爺順著自己所想,順口道:“這是朝廷給平虜侯面子,東主,現在朝廷因軍功而封爵的門打開了,若是大公子能立下赫赫戰功,怕是封侯很難,但也有可能封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