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3章 牌坊

“說笑?英雄蓋世?”惟功斜眼看了看眼前這群樂不可支,以為自己在說笑的家夥,直待眾人又回過神色來,才正色道:“多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你們哪,真當我在說笑話呢?”

眾人這才醒悟過來,大人不是在說笑,而是確確實實有了思鄉之念。

這一下,王輔國也是老老實實的道:“俺家第三個兒子出征時才生下來,粉嘟嘟的甚是可愛,就抱了幾回,現在著實想的慌。”

“俺是想俺娘了。”

“俺實說好了……俺想媳婦了。”

“哈哈,你這廝好生厚臉皮。”

宋堯愈捋須而笑,眼前這些年輕後生,一個個坦露心扉,倒確實是比強撐著要好的多。他若有所悟,眼前這位總兵大人一言一行,俱有深意,看來遼陽教育司和軍訓司的人又要有的頭疼了。

“好了,想家是人之常情,不過,任務在身的,再想家也要把手頭的事做好,不然的話,軍法可不饒你,挨了軍法,就更回不得家了。”

惟功厲喝一句,把那些奉命留守者給點醒,自己不管不顧,縱馬一直向前,廣闊的似乎無邊無際的黑色大地被他拋諸於腦後,確實,他真的想家了。

……

……

李植和江東之,羊可立三人依次走過那幾十道牌坊,心中的傲氣也漸漸被壓下來不少。

他們也曾經是這行當裏的人,知道考中進士有多不容易!

哪怕是二甲三甲,也是萬中無一的機率!

一個村子比如有千余人,百余孩童,有能力叫子弟去學一些字不做眼睜瞎子的只有十幾戶人家,這十來個孩童在幾年內陸續有補充和離開,一個村學,不會超過二十人的規模。

到十年之後,陸陸續續學習過的這些孩童漸漸長大成人,有一些開始到縣城去應考。

縣考由知縣主持,每次考試的倒數幾名或犯規的考生會被杖責,所以考童生不僅要心智上的付出,稍有不懼,屁股也會遭殃。

各村各鄉各鎮夠資格應考的在一個縣有幾百人不等,能被取中秀才的當然是少數,於這少數的基礎上,童生還得在更大淘汰幾率上考秀才,只有考中秀才,才叫“進學”從此不在是普通人,而是一個學校中人,可以取字,穿青衫長袍,戴頭巾,可以免除自己個人的賦役,可以在學校中領取補貼,當然,學習成績得好。

再下來,是百人中才中得幾人的舉人試,江南這樣文風昌盛的地方,一次鄉試數千人參加,取中的舉人只有幾十個,淘汰率甚至是一百多人近兩百人中取中一個舉人,參加考試的全部是苦讀十年以上的秀才,三年一次,幾天之內蜷縮在不能伸直腿的號房中考試,吃的是冷食,天氣又炎熱,而取中率又低的驚人,一旦得中,仿佛鯉魚躍龍,自然喜不待言,中了舉人和此前的童生秀才不同,舉人已經有當官的資格和官員的待遇,就算不中進士,也沒有窮困的舉人,而不中者,說垂頭喪氣都是輕的,神志失常者,大有人在。

再下來才是進士試,到進士試時,可謂過五關斬六將,考進士已經是最輕松的事了,但仍然有十幾比一的淘汰率,三千多進京的舉子,能中進士者三百余人不等,淘汰者,仍然是黯然回鄉的命運。

所以每個進士,除了少數天資過人,如張居正般的天生靈慧之外,多半都是辛苦萬分才能夠資格豎起這個牌坊來!

走在這樣的牌坊之下,也是能感覺到遼陽大學堂的傲氣。

確實,遼陽鎮之下,各學堂其實是平等的,或者更求全責備的說,遼陽這裏,對其余的專門人員培訓的學堂要更加重視一些。

遼陽大學堂只是給那些一心要子弟讀書中舉的家庭一個希望和未來,免生事端,這些年下來,盡管不少遼陽人家已經可以允許子弟去將作學校學習,以求一個安穩的未來,但還是有相當多的人家在有了銀子儲備之後,還是想搏一把,想叫子弟讀書上進,以求封誥祖宗,哪怕就是追贈祖先七品甚至八品,九品,在百姓眼中,仍然是難以想象的榮耀。

如果在遼陽各地全部取消儒學,雖然以現在的遼陽鎮壓的下反對的聲音和動作,但並不是解決事情的正道。

正道便是地方上壓制,而在遼陽扶植一個可以讀書上進的地方,上下便是有了交代。

這也是明顯的惟功做事的風格,在大學堂成立之初,遼陽儒學的舊任學官儒學教授幾乎無人前來上任,還是惟功花費重金從江南閩浙江西一帶聘請了不少名家前來,反正就是砸銀子,遼陽的不肯上任正好,以遼陽的儒學水平,本地的名家實在是叫人難以信任,外來的和尚倒是好念經,經費充足,讀書應考的人多了,然後池塘一大,李贄這樣的大魚也跟著進來,學校外頭那幾十個進士牌坊就是十分明顯的例證,有了這些,才彰顯出大學堂的浩大磅礴之氣,也叫那些有心質疑的人到此就閉嘴無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