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7章 醫院

聽到集結號的時候,李從哲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這樣的號聲一般只出現在戰場上,在遇到緊爭軍情的時候吹響,那時候不論是什麽崗位都要隨時準備投入戰鬥,只是這裏是遼陽城,而且自己是在軍醫院裏頭,這個時候,是誰吹響集結號來集結人手?

他從城門出來後原本是到姜一鳴家飲酒來著,兄弟三人多日不見,而且全部是從戰場上平安歸來,這當然是極好的運氣,哪怕李從哲年紀不大,而且也並不飲酒,也是欣然與兩個兄弟推杯換盞起來。

要知道,這一次遼陽出兵,總共有大約三千左右的將士死亡,直接戰死的有接近兩千人,重傷致死的有幾百人,另外還有各種損失,比如有野行軍後患上痢疾死亡的,有迷途失蹤的,應該是被那些野人部落暗害了,還有吃了毒蘑菇中毒死的,有死於猛獸之口的,水土不服生病發燒而死的……軍人經過多年的訓練之後,身體素質極好,適應能力極強,但仍然有過百人死於這些亂七八糟的原因,如果是拉幾萬未經訓練的百姓到塞外來回幾千裏,十中存一就算不錯了。

在這種時候,李從哲才明白史書上記錄的隋煬帝動輒動員百萬以上的軍隊和幾百萬的民夫到敵境打仗有多愚蠢和殘忍,以當時的動員能力後勤能力醫療能力等諸多被遼陽拉下一百條街的距離的各種能力,幾百萬人規模的動員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於道左途中!就算本朝太宗皇帝所謂的幾十萬人的大征伐,也是以沿途衛所提前囤積糧食,提供人力,損耗極大,死傷極多為代價的。

象遼陽這樣,動員兵力十余萬人,民夫輔兵近二十萬人規模的大規模戰事,非戰爭死傷還不到一千人的記錄,這已經不大不小的奇跡了。

李從哲回到醫院裏來,所做的就是總結工作,把從動員到出發,到塞外交戰的經歷,戰場救護的過程,野戰醫院的經歷等等,把自己的經驗和工作上的不足之處全部寫成文字,然後謄清後上交。

每個有類似他經歷的醫生都要做這件事,然後會匯總材料,大家一起討論,在下一次大的戰事之中,野戰救護救治傷兵,當然會有更大的改變,很多不足之處,甚至是手忙腳亂的錯誤之處,會得到相當大的改善和進步。

有一些事,一時急不得,比如輸血,惟功已經提出這種概念,在幾十年後的歐洲會有成功將動物血輸入人體並救治成功的例子,在二百多年後的歐洲,輸入人血有一半的機會救回大出血的產婦,在二十世紀初,出現了靜脈吻合術,在幾十年後,發現了人類的血型。

這一些成就是在西醫不停的發現人體體液學說的基礎上一直進步的,同時代的歐洲從野蠻的放血療法中掙脫出來,開始真正的走上了進步之路。

醫學的進步毫無疑問就是人類科學的更大進步,對很多人來說科學只是物理化學或是數學,但對一個普通人來說,一個救自己或妻子兒女的大夫,毫無疑問才是上天的賜福,就這一點來說,遼陽鎮的形象改善和受到民間的熱烈擁戴和歡迎,醫學上的改革和飛速進步是毫無疑問的一大重要原因。

可想而知,在戰場上要將士性命的最大殺手就是失血過多,敵人幾乎全部使用冷兵器,除了當場致命的傷害,比如斬掉頭顱,傷及內臟,大動脈破損等致命傷之外,將士們多半是死於失血過多和傷口感染帶來的持續高燒,能解決失血問題,無疑就使死亡率再大大的下降五成下去,李從哲一心想在這一方面做出成就,他的實驗室一直在不停的試驗輸血器械和各種手段,今天他的打算就是交了報告之後就開始試驗,就在這個時候,集結號吹響了。

雖然他是醫生,他的辦公室邊上也全部是各科的醫生,聽到號聲之後,還是傳來轟隆隆的響動聲,不少醫生直接從辦公室沖到走廊上,然後傳來一陣嘈雜的議論聲,在知道集結號吹響無疑之後,很多醫生開始直接準備了。

李從哲也是其中的一員,象他這種學校畢業生進入醫院的都受過軍事訓練,成為軍醫後軍事訓啦是每隔幾個月都要考評一次,不合格的會受到處罰,軍醫院和普通的醫院不同,隨時可能開拔前線,野戰醫院可能就在敵人眼皮底下安營紮帳,準備救治傷員,不僅要做醫療上的準備,還得時刻準備在戰場上求存……鎮軍當然戰無不勝最好,但萬一打敗了,醫院得想辦法自保,不能到時候弄一幫手無縛雞之力的人在原地發呆,指望敵人留一條命是不切實際的想法,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就這一點來說,軍醫們對給自己和同僚們進行軍事訓練是沒有排斥的。

所有在動員序列裏的多半是青壯年的軍醫,在脫下白大褂之後就是一身簡練的軍便服,紮上兩根牛皮武裝帶在肩膀,與腰間的革帶連成一體,掛上引藥瓶和射藥瓶,在腰間的革帶上掛上鉛彈盒,再背上火槍和套好刺刀,一個很象樣子的燧發槍射手就出現在了眾人的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