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出聲(第2/2頁)

這個時候,算上一路的旅費用度,想回去也晚了,最少得把來回船票前給還上。

當然,接受這些東西也不是那麽困難,大多數東西只是叫人覺得新奇罷了。

“大夥兒聽了,你們的衣服都破破爛爛,除了少數人,比如秀才相公的長袍,用開水燙了可以帶上,多半人的衣服,就在這裏集中收取,然後銷毀,鎮裏會給你們發裏裏外外全新兩套冬裝換洗,開春再發春裝和夏裝,然後你們就分開了,有往各屯堡的馬車來接你們……就是這,趕緊到澡堂洗澡,換衣服!”

一個民政司的吏員,拿著一個鐵皮喇叭,正對著千多人的移民隊伍叫喊著,聽著他的話,不少移民眼中露出高興的神情,不管怎樣,能有兩身新衣服總是好事,洗澡洗頭換身新衣服,這是一般老百姓在豐年過年時才有的好事,平時是不敢想,就算是豐年,也多半是孩子們才有的好事,當家的男人也就泡個澡,把汙垢搓下來,把衣服好生漿洗一遍,也就能過年了。

還有不少人,眼神迷茫,似乎沒聽明白,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事情,他們多半是隨大流就行,在這個時代,不少人生長生活的環境是被徹底的愚昧包圍著的,他們的大腦幾乎沒有機會鍛煉和學習,除了自己眼前的一點事務,他們沒有得到過任何使用大腦的機會,他們很難得思考,也沒有接受信息的渠道,久而久之,連能力都失去了。哪怕是幾百年後,在閉塞的農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一群人,雖是人類,其實有著和牛羊差不多的感覺,看起來無害,迷茫,溫馴,只要有一根皮鞭,似乎就能趕著走。

但就是這些人,在餓急了時,可以殺人,吃人,無惡不作,最終推翻一個王朝。

也有一些人,心懷不甘,不情不願,這是流民中的一些族長宗老,還有寥寥無幾的幾個秀才和童生們。

他們雖然遭遇旱災,財產嚴重受損,不得不背井離鄉,但身上仍然有著架子,不想和這些普通的族人鄉民一起換衣服,當然更不願事事都受遼陽的提調。

決定移民,他們也是聽了遼陽的宣傳,知道這邊十分富裕,普通人到這邊也能過上很好的生活,象他們這樣有一些地位的人,到遼陽鎮的地盤之後,也是可以過得更好。

每個屯民,上來就是一個月一兩八,當然,要做事,考核,一年到頭都有活做,沒有農閑,但怎麽算都是在遼陽來的舒心。

人群之中,一個穿著半舊不新的五福衫的中年人,刀把臉,三角眼,長期作主和威福自用使他的臉色陰沉,氣質與普通的農民絕不相同,他是一個大族的族長,也有百來畝土地,在旱災之下幾乎絕收,原本他家中還有不少儲蓄,但在此之前叫他全部出脫給了糧商換了現銀,銀子又是叫他兒子偷去賭輸了個精光,連地也被偷偷賣了不少,堂堂族長,弄到衣食不周,十分困窘的地步。

正好,遼陽來招募人手,全族三百多號人多半願意移民,他不願留在家鄉當一個沒有族人的族人,索性就是一起跟了過來。

在這個族長身邊是幾個秀才,當然也是他們族中一起跟過來的,千多人的災民隊伍中,只有這個宗族的秀才最多,其余的六七百人分屬十來個村落和宗族,一共只有兩個秀才在隊伍之中。

秀才並不是後世人以為的窮酸窮秀才,不是有這種特殊原因的話,就算在縣學混飯吃也是餓不死,不會選擇倉惶移民。

“俺們可以洗澡換衣服,不過,俺們可不分開!”

一個秀才得到族長的指示,踱出人群,傲然道:“俺們都是一個族的,打斷骨頭連著筋,俺們不分開。從古至今,孔孟之後,沒有聽說哪一朝哪一代叫人骨肉分離的,就算是蒙元這種禽獸當國,也沒聽說過有這種法令,俺們不分。”

“叫俺們分開,絕對沒有安好心。”

“先給顆甜棗,再叫俺們分開,好整治俺們。”

“就是,哪有這般好事。”

盡管從中左所一路行來,看到遼陽地方之富裕,而且負責移民事務的官員還帶著這些新移民去參觀了幾個屯堡,這些新移民對自己的角色也是十分清楚了,種地拿錢,地不是屬於自己的,屬於自己的就是那些要分期購買的農具,房子,家俱,然後就是攢下錢來,可以留在遼陽境內,也可以選擇在未來還清欠款和攢下錢來之後,回返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