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9章 女人(第2/2頁)

對遼陽來說,一陣斬首和俘虜蒙古壯年男丁十萬人,這等於是把一向與大明為敵的蒙古諸部的一只胳膊斬了下來,他們最少失去了四分之一的力量,甚至更多。

可以說,除了少數的部落之外,多半的與遼陽直接交界的蒙古諸部是沒有什麽雄心壯志繼續與大明為敵,或是想著要復仇了。

另外,就是俘獲的大量物資,甲仗過萬,氈包過萬,皮子無數,各種物資無數,牛羊群近二十萬頭,這可能是福余諸部一半以上的物資儲備。

連王一鄂都是清楚明白,今年冬天,對這些打了敗仗的蒙古部族可能不止是“難過”這麽簡單,而是意味著女人和孩子,當然首當其沖的是老人大量的如枯葉從樹枝上掉落那樣,這些婦孺老人,將會大量的死去。

遼陽這一封戰報,蘊含的東西實在太多,可以說,這戰報上如果一切屬實的話,屬於國朝自洪武年間過後對蒙古的第一大勝,戰績與藍玉的捕魚兒海一役差不多,但距離卻是二百多年,連被譽為太宗成祖皇帝的永樂年間,數次大征伐斬下的首級也沒有這一次多,更不必提俘虜的這些麽多的北虜牧民和大量的牧群了。

太宗皇帝泉下有知,寧當慚愧乎?

當然,這種念頭,在王一鄂的腦海中是稍縱即逝,他可不會拿自己的身家性命來開玩笑,這樣的事,想一想也是大逆不道。

而且,他被另外的事所困擾著,甚至在自己本兵任內有這樣的罕見大捷的喜悅都被沖淡了很多。

“該死的顧叔時,書生空談誤國,果不其然,他自己還無所謂,卻把老夫害慘了。”

徐階一脈出身,江南籍官員,王一鄂毫無疑問的偏向東林,在顧憲成打了包票之後,在內閣王一鄂也是旗幟鮮明的站在了遼陽的對面,以自己豐富的政務軍務經驗和本兵的職位向內閣保證,遼陽絕不可能有什麽象樣的勝利。

事隔數日之後,遼陽的軍報就是一記響亮的耳光,重重地抽在了他的臉上。

他到現在還能記起內閣諸公那陰郁的面孔,申時行一反常態的高聲質問,王家屏窮追猛打,許國和王錫爵,沈鯉,也是一副不滿的表情。

特別是許國,可能是對遼陽慚愧,還是自愧於這一陣子對自己決策失誤的愧悔,許國對王一鄂幾乎是不講任何情面的追擊,聲聲質問,幾乎弄的王一鄂下不來台。

當時就是汗透重衣,這樣初冬時的凜冽天氣,雖然內閣中已經生著火盆取暖,但對王一鄂來說,仍然是十分不愉快的經歷。

由此一次,他算是對顧憲成等人失望透頂,甚至隱隱有憎恨之意了。

現在的當務之急,當然是公諸於眾,熄滅謠言,使內外相安。

而現在王一鄂還不能公諸於眾,甚至用將兵部封衙,提塘官和塘馬一律滯留在兵部大堂的原因就是,內閣要搶先一步,先向皇帝稟報和解釋!

在內閣解釋清楚之前,任何人都不能知道確切的詳情!

……

……

萬歷今日的計劃是到西苑釣魚,對他來說,喜靜不喜動已經成為了他的生活常態,外朝的紛爭和那些險惡人心叫他厭煩,宮中的繁文縟節也並不能使他愉快,不見大臣,只看要緊軍國大事,拋卻這些煩惱,將國政委給自己信任的大臣,萬歷皇帝從十一年起開始真正親裁大政之後不久,一直到萬歷晚年,三十多年的時間,就是這樣過來的。

陪同他的是他的寵妃鄭氏,在與皇後十年的友好時光之後,萬歷發覺自己對皇後的感情越來越淡薄,剩下的就只是當年情誼的延續,而鄭氏的長相是俏麗可人,遠在皇後之上,但打動萬歷的不是這些,宮中絕不缺乏美人,而缺乏的是如鄭氏這樣能解讀萬歷心意,事事做到人先,幾乎是萬歷一動,鄭氏就能做出相應反應的女人。

幾乎是在萬歷微微一咳的時候,鄭氏已經將自己親手泡制的上等大紅袍奉上,茶香繚繞於萬歷的鼻間,茶溫也正是不冷不熱之間,一切都是他最喜歡的,看著眼前這個女子,萬歷悠然想道:“這才是吾的女人,不是皇後,也不是什麽貴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