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0章 禍害(第2/2頁)

歷史已經有了重大的改變,惟功卻是要帶著大家繼續前行,壓力當然大,而且還是非常的巨大。

戰役打到現在,除了左路軍的撤退還要小心行事之外,別的地方已經開始第二階段了,以擴大戰果,鞏固地盤,消滅小股殘余敵人這樣的做戰目標為主,同時,威懾女真和沈陽等地的遼鎮力量,這也是第二階段的一部份,等右路的第三營回到沈陽中衛附近時,第八營開拔前往福余部故地,接替第三營防區,同時幾個騎兵千總部陸續開拔往前方,接替那些已經很疲憊驃騎兵和獵騎兵們。

更多的民夫,工人,輔兵,民兵開始沿官道向前,最多的就是建築司的工人,就在惟功晃晃悠悠的馬車身後,幾百個建築司的人開始修築這一段的驛傳道路。

原本的羊腸小道,中間低窪,兩邊高起,雜草叢生,甚至有樹木擋住道路,有一些地方,河流小溪橫過,把道路淹沒。

建築司道路橋梁部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去除障礙,搭建橋梁,把遼陽儲備好的物資源源不斷的帶進來,然後就是大股大股的修路人員,第一撥最少就三萬人起,沿著百裏官道展開,器械是現成的,各種都有,擴寬道路,挖平,墊土,沙石,最後夯實夯平。

再於道邊挖排水溝,植樹,每五裏一墩,十裏一台,三十裏一堡,十五裏一鋪,三十裏一驛這樣一路修過來。

等幾條並行交叉的官道全部修完,沿途的驛站和軍堡成片出現,大明遼陽鎮對福余部故地千裏之境的掌控,就算是牢不可破了。

中路軍也是開始這樣的過程,只是還沒有右路這麽快,在惟功眼前,大股大股的工人已經開始勞作了。

他的臉色不是很好,勞累加上感冒使得惟功精力體能都下降的很厲害,要不然,他也不會坐上這輛中軍部特別替他準備的馬車了。

在他對面坐著宋堯愈和張用誠,這一老一小兩個絕對是惟功的左膀右臂,就在這裏,他們手翻筆寫,不停地把中軍部和參隨室的命令發布下去,文書一出,就是成百上千人開始動作,整個遼陽,就是一個龐大的集團,不停的以惟功的意志在轉動著。

聽到惟功的話,兩個心腹也是呵呵笑起來。

宋堯愈道:“叫遼陽商民見識一下也好。”

張用誠道:“遼陽在大人呵護之下已經茁壯成長,但亦要經歷一些風雨才是。”

惟功輕輕點頭,看向窗外。

初冬時節,偶降小雨,細雨在玻璃車窗外不停的灑向大地,把蔥綠和枯黃夾雜的大地洗的一塵不染,連那些落葉滿地,綠葉所剩無幾的大樹和小草,似乎也是在雨中重新勃發了生機。

但這只是一種錯覺,這場雨不久後可能就會夾著雪花下來,將溫度繼續不停的拉低,再過一陣子,就會一場大雪接一場大雪,在小冰期時期,就是冬天雪落不停,而春夏時幹旱無比,冬天的酷寒一再拉低,到崇禎末年抵達一個幾百年內的高峰。

在那時,饑民滿地,餓殍滿地,眼前的這一塊大地,比起關內亦不遑多讓。

一隊工人正在修築一個大型屯堡,屯堡的外墻已經初見雛形,方廣五六裏路,居民過萬人,一個屯堡四周可以種植十萬畝左右的土地,這一塊地方,可以修成幾十個屯堡,將百萬畝良田,納入遼陽的屯田體系之中。

開原中路那邊,也是一樣,那裏的土地在後世有兩億多畝,就算以現在的條件也能順利開發過億畝,最少需要數百萬人口,才能利用松嫩平原的一半左右的黑土。

在路邊,已經有人冒雨在建立移民沿途的補給點,有吃食,熱水,休息恢復體能的地方,在終點,有農具,耕牛,足夠的更多的吃食和定居點。

一切,都在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

“叫京城那邊動作起來吧。”惟功有點懶懶地道:“這一盤棋我們已經下過中盤,現在可以到收官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