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7章 官鬥(第2/2頁)

惟功面對政治上的暗算和考驗已經不止一回,這六七年的時光當然不可能一直是風平浪靜,總會有一些暗算,但這一次卻是十足的兇險,郝傑的警告便是源自於此。

“唉,真復雜。”

“是啊,可算想明白了,腦仁生疼。”

“怎麽辦?聽說少國公是在右路,我們趕去之後黃花菜都涼了吧。”

“遼陽總會有留守人員,我們趕緊奔赴遼陽,然後叫他們想辦法通知就是了。”

“嗯,也只能如此了。說起來,我倒不是特別緊張啊。”

“我也是啊。”

盧洪春和雒於仁彼此對視一眼,均是笑出聲來。

“少國公怕是沒有什麽可擔心的吧。”

“嗯,都認識這麽多年,他是什麽樣人我們還不知道麽?”

“好吧,雖然如此,還是早些把消息送過去比較好,雖然我懷疑遼陽早就知道了。”

“巡撫和巡按的私下談話,恐怕未必啊。”

“我們不妨賭個小東道,如果遼陽早就知道,在城中最好的酒樓擺一桌酒怎麽樣?”

“好吧,那就這樣說定了。”

遼陽城中,頗多這兩人的知交好友,劉士忠和張維新都是張黨成員,在京師時長相往來,想到能重新相聚,倒也開心。

“我們到遼陽還是別做官了,跟著卓吾先生講學吧。”

臨行之時,雒於仁突然來了這麽一句,沒頭沒腦的,不過態度倒不象是說笑。

“我亦有此意。”盧洪春摸著腦門,一臉頭疼的道:“官場之事,委實不是我們所擅長的啊。”

……

……

兩個書生官員離開之後,郝傑明顯也松了口氣。

他的臉上有明顯的深刻的皺紋,到遼東上任不是一件輕松的事,特別是在遼東武備廢弛,李成梁暮氣深沉之後。

如果是在浙江幹巡撫,或是鳳陽巡撫,只要應付民政就可以了,對一個長期在地方為官的官員來說,民政事務是信手拈來的小事,幾乎不需要費什麽精力。

公務閑暇,還能迎來送往,擴大自己的人脈圈子,還能和當地的名士吟風弄月,也許數百年後,什麽筆記雅集的紀錄上頭就有自己一筆。到遼東當巡撫,也就比到雲貴強些,責任大,受的關注也高,不做實績出來,地位就很尷尬。

前幾任巡撫,不乏依附李家來獲得軍功的例子,甚至薊遼總督蹇達也是這樣幹的,郝傑從一上任就不打算依附李家,他已經看得出來,李成梁快完了,暮氣深深,遼鎮的騎兵體系也快完了。

原本他沒有什麽辦法,兩年多巡撫乏善可陳,只是在他的領導之下,遼東出全力支持入朝鮮的軍團同倭人打了一仗,後來就調任南京工部任尚書,正式養老了。

今日情形,與原本不同。

遼陽異軍突起,使得原本偏向廣寧的布局越來越偏向遼陽,原本的歷史上是北虜在萬歷中期後漸漸乏力,努爾哈赤開始成為威脅,後來的幾任遼東總兵,有的駐節遼陽,比如李如楨和李如柏,有的駐節在鎮武堡,有的駐節在沈陽,隨著遼東情形的變化,總兵駐地也一直在變化。

現在看來,遼東的中心將直接由廣寧傾斜向遼陽,現在郝傑已經有了移節到遼陽的打算了。

不過他也知道,在遼陽體系下,自己這個巡撫搞不好會成為高級食客,這也是他留在廣寧沒有動窩的重要原因。

無論如何,和當年王政和一樣,郝傑也不會坐視自己的權柄被削弱,被地方上所無視。

這以後,在遼東的巡撫和各道官員究竟怎麽和武夫們相處,郝傑覺得這是一個嶄新的課題。

不過那是以後的事了,現在還不必太著急。

“東翁,”一個幕僚走過來,對著郝傑輕聲道:“雒、盧兩位先生已經坐車出城了。”

“這倆家夥也不知道懂不懂得我的意思。”

“看兩位先生在衙門前私語很久,應該是曉得東翁話裏的用意了。”

巡撫的幕僚都是最信的過的人才能充當,重金禮聘,就算是州縣官見著巡撫也要跪接遞手本,幕僚和東主卻是敵體,彼此平等,這個幕僚也是郝傑的心腹之一,當然知道今天的事情經過和郝傑的具體安排。

“還有,黃大人氣沖沖的出城去了。看樣子,果真是尋遼陽鎮兵的麻煩了。”

“不知死活的東西。”郝傑對黃嘉善就沒有什麽耐心了,當下冷笑一聲道:“人家大軍到遼鎮這邊,一切不煩地方,但也擔心我們這邊有人攪和搗亂,正要拿人作伐子立威,這廝不知死活,正好撞在人家的槍口上,我們樂得看笑話。”

幕僚是一個傳統的讀書人,私下裏對武夫跋扈淩辱文官並不以為然,不過這事既然涉及到遼陽和遼東的大局,還有文官小集團中的鬥爭,那麽自然不必多事,他很知機的閉上了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