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章 偶遇(第2/2頁)

穿著的布也是上好的松江布,甚至有一些布,感覺比松江布紡的還要好,還要細密,甚至相當一份部的人穿著的是魯山綢,這種綢緞在九邊不少軍鎮已經是昂貴的稀缺品,因為它細密堅實,縫紉好之後可以制成綿甲,雖然防不住槍尖戳刺,但對箭矢有一定的防護能力,也是可以防禦一部份刀砍的傷害。

這樣的上等綢緞,居然看到不止一個人穿在身上,就算在京城也很難得,而哪怕是扛活做苦力的,那股子精氣神和紅潤的臉龐,在京城也是瞧不著的。

進城後,道路堅實平滑,兩側沒有明溝,是用的暗溝排水,城市裏種滿了樹木花草,三四層甚至五層六層的建築到處都是。

大祠堂和市民廣場更叫他們驚奇,而旗校之中有人注意到,遼陽的新建築規模宏大,整齊劃一,而且多半采用石料和磚,很少用木,更不必提草房。

哪怕是京師之中,號稱最貴最富的東西兩城,草房也還是不少的,至於南城,低矮簡陋的民居和肮臟的道路到處都是,汙水橫流,百姓臉色枯瘦難看,在遼陽轉上這麽一圈,感覺這才配得上是大明都城!

當然,這種想法只能藏在心底,甚至潛意識裏將它壓下去。

此行是來打壓遼陽,給遼陽一個大大的難看,多余的想法,自是不便將它存在心底裏。

至於錦衣衛的旗校們,他們是難得有這個機會進入遼陽,甚至是很難越過牛莊驛進入遼陽地界,所以他們左顧右盼,不停的觀看著。

回京之後,足可叫他們做幾個月的談資來吹噓了。

傳旨就是在總兵府邸的大堂前的院落裏,大堂明顯是違制了,十開間的高大房屋,簡直要比上親郡王的銀安殿高大,但形制是和傳統的宮殿有不同,而且也沒有用大木柱,中國式建築,梁和柱最為講究,北京的宮殿一律用金絲楠木,帝陵的享殿亦要用金絲楠木制成,不過現在大木越來越少了,已經到了難以為繼的地步,但無論如何,遼陽這裏的正堂和抱廈都用石柱,建的四四方方,呆頭呆腦,看起來確實是有些怪異了。

“鄙俗!”

行人司的行人只能在心裏這樣評判著,臉部上的鄙夷表情,也就越發的明顯了。

“貴鎮總兵,為何還不出來接旨?”在堂前佇立良久,除了一張張明顯有敵意的臉龐之外,沒有見到一個武官模樣的人,行人司的行人越發惱怒,幹脆亢聲發問,出言不諱。

“稍待。”

一個吏員模樣的經過,將手一按,做了一個噤聲的手勢。

這一次聖旨的內容,大家早就知道,這些傳旨人進門時,趾高氣揚,同時勒索賄賂,早就將旨意內容透露出來。

此時遼陽上下,恨不得將這些家夥打出門去,誰還會給他們好臉色?

若是換了別的地方,錦衣衛旗校們就得開始動手打人砸東西,將事鬧大,然後勒索鎮將,大大的弄一筆好處。

在這裏,看到手持火銃和明晃晃刺刀的鎮兵,再驕橫的錦衣衛亦不敢隨便放肆。

而一個吏員,隨意對官員指手劃腳,行人司的行人是二甲進士,正七品的官員,在這裏不僅無人奉上贄敬紅包,還這般冷遇,特別是那種渾若無事,根本不尊重官員的態度,更是令得他出奇的憤怒。

好在,並沒有教他等太久。

過不多時,大堂裏頭傳來龐雜的人聲,這個行人和旗校們才吃了一驚,知道這大堂之中,原來聚集了不少人在裏頭。

等看到大門洞開,一個個穿著遼陽特有的軍服出來的武官時,這些京師來人才恍然大悟,原來人家是在裏頭會議。

只是軍議大過聖旨,這對行人司來說,倒也是第一次聽說。

軍官們慢慢立定腳步,所有人都瞟向這邊。

眼神有的酷烈,有的冷酷,有的平靜,更多的是漠然。

幾個錦衣旗校,額角汗水淋漓,感覺到無比龐大的壓力襲上心頭,差點兒就立腳不住,右手想搭在刀鞘上,卻又猶豫著不敢放上去。

這一夥軍官,殺氣太明顯,也太駭人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