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4章 和睦(第2/2頁)

所以鹽鐵生意,一本萬利,這幾年功夫,到底賺了多少,很多人都對此十分關切,但知道具體數字的,當然只有遼陽鎮的高層。

倒是中高層的軍官,這些年因為四海商行的鹽鐵之利的股息分紅,日子都過的十分愜意舒服,每家都起了大宅子,在城外買了花園,除了不能大肆購地當地主之外,高層軍官的日子,已經不在普通的勛貴之下了。

遼陽鎮的變化,十分鮮明顯然,而從整個國家來說,這幾年當然亦是有事發生,不過,基本上都是往下坡走了。

萬歷十一年,十二年,十三年,十四年,到十五年,十六,幾乎年年都有兵變。

最厲害的是十三年的四川兵變,建武所的士兵月糧被總兵沈思學裁減,建武所的士兵原本就彪悍難制,驟然被減月糧,士兵不服鼓噪生事,圍攻總兵衙門,將沈思學毆傷,四川巡撫亦彈壓不住,後來萬歷派兵鎮壓,斬殺數十為首鬧事的士兵,將總兵官除名為民,將這件事壓了下去。

十一年是廣西兵變,十二年勛陽兵變,十三年四川兵變,十四年甘肅兵變,十六年劉汝國起義,數萬人隨之而起,縱橫數府,調集大兵才彈壓下去。民變演化為起義,規模越來越大,範圍亦是極廣,都是後來載入史冊的大事。

兵變,加上民變,農民起義的苗頭亦是呈現出來。

另外,人事變更基本完成,現在內閣首輔張四維病死,晉黨失了領袖人物,氣焰大減,同時也影響到了順字行在宣大山西一帶的布局,使之更加順利。

申時行遞補為首輔,但他的作用,也就是調和內外,對萬歷陰為柔順,以承旨為主,只是不象“萬歲閣老”萬安那麽明顯而已。

李植和羊可立,江東之三人後意欲陰附王錫爵,並且以萬歲山陵選址不當有石為由,攻訐申時行。

但王錫爵關鍵時反戈一擊,與申時行、許國三位閣老通力合作,將李植等人,悉數趕出了朝堂,分別貶到地方為官。

李植一去,引發吳中行,趙用誠等人一並求去,用慣烏紗帽的辦法,替李植鳴冤。

此事,其實開啟了萬歷一朝黨爭的濫觴。

災異,兵變,民變不止,特別是天災嚴重,萬歷十三年時,皇帝最寵愛的貴妃鄭氏,象征性的拿出了五千兩白銀賑濟災區。萬歷因此而下旨,極言貴妃之賢。

而當年一年,萬歷一次就不顧兵部反對,支取太仆寺等各項用銀三十萬兩,連申時行都上疏請求萬歷減免,皇帝仍然不聽,照取不誤。

萬歷十年超支五十四萬兩。

萬歷十一年超支一百七十六萬兩。

到萬歷十五年,戶部歲入本折錢糧總一千四百六十一萬有奇,其折色入內庫者六百余萬,入太倉者三百六十八萬有奇。

國家正賦,三分之二被搬運到內廷,萬歷的貪婪毫無節制,毫無節操可言,就算這樣,後世因為對文官集團,特別是東林和浙黨的反感,故意為萬歷翻案的人,亦大有所在。

至於金銀珠寶,異品珍物,陶瓷,香料,魚膠,采買大木興修山陵,大量的財富珍品,萬歷幾乎無所不愛,需索無度,大量苛求之余,還務求質量精美,湖廣布政使因為“楚貢粗惡”的罪名,被皇帝直接手詔罷官,罷為黔首。

整個王朝,在這個不合格的馭手帶領下,已經往懸崖義無反顧的馳去了!

……

……

“此船命名為……遼陽號。”

惟功已經是二十來歲的年紀,為官卻已經超過十年了。

身為鎮帥,亦是有七八年的時間,他的氣質,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

但喜好簡單,不事奢華的本性,仍然沒有絲毫變化。

其實,有了一妻一妾後,惟功身邊伺候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但對古董器玩,上品的陶瓷,織物,比如南京的雲錦之類的昂貴金錢刺繡卻是敬而遠之,並沒有追求的意思。

勛貴所好的家戲班子,一養幾十個姬妾,好聲色犬馬之事,這些事,在他身上,也沒有出現過。

李成梁功成名就後,十年時間,置地數十萬畝,李家個個打扮堪比公侯,李府堪比王府,相形之下,惟功過的連李成梁麾下的參將亦不如,他的品格,自然為人所敬重。

有些東西,或許是渾然天授,或許亦是惟功自己壓制心中的欲望,這自然不為外人所知,別人看到的,卻是他如山巒一般的穩重,高大,令人覺得高山仰止,不覺就心生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