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關城(第2/2頁)

“張居正不過如此。”在當時來說,很多人心裏都是這樣的想法。

要等十幾二十年後,有這樣想法的人,才開始後悔,到三四十年後,張居正就得以平反,當然,對萬歷十二年的人來說,種種跡象還只是發端,張居正的重要性和失去後的不可彌補,仍然還不為人所知。

……

……

“才九月,看這天氣,簡直要下雪。”

“凍的手腳冰冷,咱們這一碗飯,還真不容易吃的下去。”

“有什麽法子?沒有這一個月一兩的餉和那幾鬥老米發下來,一家老小吃西北風去?”

“聽說遼陽鎮……”

“噓!別他娘的提遼陽鎮,前幾天杜家小三兒不合說了幾句,叫咱副總爺聽了,好一通哨棒打下去,鬼哭神嚎,那慘樣你忘了?”

“杜小三是被人賣了,咱們哥倆誰賣誰?”

“這說的是了……入他娘的,聽說遼鎮的大頭兵,步兵一個月就二兩四,騎兵三兩,炮兵四兩,要是當了伍長和小隊官,一年幾百兩。”

“我聽了先是不信,後來有個本家當了遼陽鎮的隊官,管十一個人,又是什麽黃子炮兵,一年五百兩的出息,上回來家,大錠的五十兩的官錠帶回來好幾個!”

“遼陽怎麽這麽富?要說咱們也是當兵吃糧,一年苦哈哈的,溫飽也難,不是倒賣些軍械,還得冒著殺頭的風險,連一家老小也養不活,見了上頭將爺大人士紳們還得叩頭請安,聽說遼陽鎮獨重軍人,不僅餉厚,還有什麽勛章,叩禮也免了……”

兩個在關城門下巡邏的遼鎮兵丁,大冷的天,扛著長槍,身上穿著的是鑲嵌著硬牛皮和薄鐵片的“鐵甲”,上身和下身連成一體,沒有單獨的護肩和護脛,也沒有護心鏡,這樣的鐵甲,也就比皮甲強了一籌,心理上的作用更大一些。

另外一層,就是下擺裙擺開叉,有點兒象箭袍,利於上下馬。

不過這兩人是普通的步卒,是山海關關門守營的兵,不是親軍也不是家丁,自然是苦哈哈的最底層了。

再底層的人,心裏也有憧憬和希望,提起遼陽鎮來,都是說的兩眼放光。

遼陽的軍人待遇,薪餉,整個福利體系,儼然已經是神話。

這種事,其實不需要刻意宣傳,有那麽幾個實際的例證,就足以說明一切。

現在的遼鎮官兵,提起遼陽來,羨慕的程度不必多提,只是言多必失,山海關到寧遠這一帶,祖承訓這個副總兵當家,自己麾下的兵馬天天念叨別的軍鎮好,軍心大為不穩,兩個辦法,一是提高自己的部下待遇,加以撫慰,二就是嚴刑峻法,纏壓軍心。

祖家倒是想按第一條來辦,奈何他們把家裏金漆馬桶當了也弄不出那麽多錢來,所以,就只有第二個辦法,嚴加彈壓!

這兩個兵,說話也是鬼鬼祟祟的,可見彈壓的效果是怎樣了。

“咱們當兵三四年,都二十來歲當年,在遼鎮了不起混到騎營,當家丁咱們不願,親兵挑不中咱們,了不起當個騎兵隊官,一年十幾二十兩的出息到頂了。到遼陽,混到什麽炮兵隊官,一年就是幾百兩……”

“停了,先住嘴,關門來人,不能耽擱了公務。”

山海關其實不止是一個關門,還有東羅城等附屬的城池和軍營,進出來往軍民,也不一定怎麽嚴查,但礙眼的人,那是一定要查的。

這會子的山海關只是一個城關,不具有太特殊的意義,等到遼東故地全失,山海關就成為天下第一關,比起居庸關的重要性還強了十倍,等到了清季,一道關門將漢人往東北的路給堵死了,加上柳條邊,整個東北,二百來年就生是沒有半點發展。

礙眼的人,就是一隊差官加上一個人犯。

人犯二十來歲,個頭高大,大冷的天,蓬頭垢面,衣衫單薄,身子被凍的瑟瑟發抖,身上也有不少傷痕,整張臉上,一副茫然無措的神情。

走起路來,也是一搖三晃,瞧著就是十分辛苦的模樣。

一看就知道:“嘿,犯官家的子弟,發配過來的軍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