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台下(第2/2頁)

遼陽鎮主要不顯山不露水,不象遼鎮那樣,動輒動員過萬騎兵,最少是數千精騎越過邊墻打擊插漢部落的後方,這樣給人一種感覺,畢竟還是遼鎮家大業大,畢竟李成梁是邊將中的名將,老將,畢竟惟功還需要時間來發展。

而很多人已經不知道,現在遼陽鎮已經有八個營,加上各種輔助兵種和機構,遼陽鎮已經是擁兵超過三萬人的大軍鎮,而且這不僅僅是帳面上的……對朝廷來說,三萬人的軍鎮是很普通的水平,南方各省,浙省額兵五萬,勛陽這樣的只是應對湖廣和河南交界流民的大明中期才設立的軍鎮也有步騎近三萬人,真正的九邊重鎮,不論宣大山西還是薊鎮遼鎮,額兵都在十萬以上,而可戰之兵,除了薊鎮因為戚繼光擅長練兵,營兵可堪一用的較多之外,各鎮能用之兵,無非還是各將的家丁和直領各營,更多的普通營頭只是守城,巡哨,承擔地方防禦,野戰出擊,指望不上。

這是一種已經有百年的傳統,朝野上下,心知肚明。

每當大戰兵力不足,朝廷也只能從全國各地調兵,出兵十萬規模,可能調兵是一直到江南閩浙和兩廣四川,而不是調動帳面上的某一兩個軍鎮的兵力。

長達千裏的邊墻和營兵乏力已經不是什麽秘聞,遇上難彈的強敵,朝廷征發的也是各將領的家丁而不是征發更多的營兵,普通的營兵除了浪費糧餉之外也只能守守餉道,披堅執銳,只能靠將領的家丁和直屬的精銳營頭而已。

遼陽鎮已經顛覆了所有人的認知,有力量,一直沒有展示,直到這一次京師的事情和連環的陰謀徹底激怒了惟功。

皇帝怎樣,閣老又怎樣?

在遼陽的力量面前,所有野心家都要考慮一下繼續與惟功爭鬥下去的後果。

哪怕是李成梁,亦復如是!

惟功單手拎住韁繩,一邊前行,一邊揮動左手。

人群分開一條筆直的大道,不需要怎樣的動作,全部是自發的行為,連最普通的百姓都似乎加成了軍人屬性,變得十分有組織起來。

這當然得益於堡民的軍事話訓練,這一次活動參加的堡民最少經過一年以上的準軍事訓練,最少在隊列和組織性上,肯定要超過大明的所有官兵,連同精銳的家丁在內。

論起這個,遼陽鎮絕對是獨步大明,也就是西歐列國能與之比肩較量了。

寬甸副總兵傅廷勛站在校閱台下右側,他的身邊是佟養正和佟養性等隨員將領,再有定遼左右中前後諸衛指揮,海蓋參將楊紹先,金州衛指揮孫守義等等。

每個將領,都是屏住呼吸,看到惟功策馬過來時,也是情不自禁,與遼陽鎮諸將一樣,大家都是站的筆直,連花甲之年的傅廷勛,亦是毫不例外。

“參見總兵官。”

待惟功甩韁下馬時,傅廷勛帶頭,與楊紹先等人一起,抱拳半跪下去。

“軍禮即可,諸位將軍請起!”

惟功大步向前,一把托住傅廷勛,對方雖然掙紮了一下,但感受到惟功手中的磅礴大力,傅廷勛情不自禁的站了起來。

“大家隨意,今日之事,某當上台主持,待大會之後,當與諸位將軍共飲同醉。”

“多謝總兵!”

佟家哥倆十分興奮,滿臉放光,他們一直在寬甸為將,從父親一輩當了大明武官,在遼東鎮內也經營幾十年了,哥倆為了上位,在與女真部落的頭人們打交道時就自稱是女真人,在大明,則是毫無疑問的漢人。

自惟功與寬甸大做買賣之後,佟家哥倆也是大發其財,現在惟功在他們嘴裏已經是幹爹一樣的人物,如果這一次能和惟功同桌共飲,回去之後當然又有牛皮可以大吹特吹。

楊紹先和孫守義等人雖然想盡力維持自己的體面,但臉上受寵若驚的表情仍然暴露了他們的心理曲線。

事隔一年多之後,遼陽鎮的三萬大軍盡數駐屯於金州海州各州要害地帶,屯堡密布,實力強悍,孫守義這樣的指揮使或是楊紹先這個海蓋參將,除了自己直屬的一些部下之外,已經喪失了對地方的任何影響力和實權,說實話,他們留下來,只是家族需要他們留下,否則的話,早就有辭去職位,離開遼南的打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