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好做

惟功在奏折上明言沒有辦法捐輸,他指出順字行的物流生意主要是人和物的流通,看起來做的熱鬧,其實利潤不高。

利潤最高的當然是包運各軍鎮的軍糧,但惟功同時也指出,順字行並沒有借助官府朝廷之力來壟斷,其余的商家,一樣能做這樣的生意。

如果皇帝覺得順字行生意做的非法逾規,惟功表示可以不再包運軍糧,可以放由各商家和軍鎮及各地官府來解決。

按原本大明那種荒唐的做法,比如浙江的衛所要送軍糧到南京,不是由上頭戶部或兵部統籌安排,而是該衛所自行其是,往南京各地的官道上,你來我往,大家各自承擔,整個大明,就是有這樣幾萬個微小的毛細血管供養著,浪費和效率低下,可想而知。

北方軍鎮,道理上也是一樣,每個衛所承擔著送軍糧,草束,牛筋,鐵箭頭,腰刀,鎧甲等各式各樣的任務,軍糧的運送,以前多半是晉商來承擔,效率低下,費用很多,所謂晉商八大家,有一半多是靠糧食轉運囤積生意發的大財。

這個時代,鹽,茶,糧,鐵,能與這幾樣生意媲美的就是高利貸錢莊生意了。

這些年來,因為順字行的組織能力極為高端,解決了效率低下的問題,加上收購糧食有自己的門路和辦法,這半年來有大量海船北上,更是進一步的降低了北方糧價。

惟功曾經就遼陽鎮的軍糧改漕為海上過奏折,內閣也是批復同意了,因為很明顯的,遼陽鎮的軍糧供給也是由江南運送過來的,額定人數之後,一年軍糧在六十萬石以上,還要有相當的雜糧豆料供給軍馬,如果由陸路過去,耗費之大,動用之力漕船之多,實難想象。

如果遼陽鎮需要這樣的供給,恐怕朝廷不會同意後來的額定人數,畢竟已經有遼鎮為主,遼陽只是輔助,哪怕是遼陽已經打了好幾個漂亮仗出來,但在某些人嘴裏,遼陽仍然只能充當輔助。

一個輔助軍鎮,需要朝廷加大輸血,對明朝那種糟糕的動員能力和財力來說實在是災難。

好在改漕為海之後,海船都是由順字行來出,費用相比漕運低到簡直能忽略不計,對內閣來說,海運可行,已經算是有了一個明顯的例證。

北方的各軍鎮,也是一樣。

順字行的效率極高,分配層次明確,軍糧大量收購的價格低廉,運用快捷而方便,因為順字行的介入,北方各軍鎮已經減少了很多麻煩……但現在惟功明確表示可以放棄,這當然是一年好幾十萬的利潤,可惟功寧願放棄這個收入,也不願上繳給皇帝!

惟功委婉的表示,便是寧願順字行放棄這種半官方的微妙支持,以純粹的民間勢力,做民營生意。

這樣的話,錦衣衛和東廠攻訐的順字行店大欺客,橫行不法的諸多攻擊之詞,就如無根之木,很難立的住腳了。

而對皇帝,惟功表示可以從自己的體己積蓄中擠出三萬兩來,作為潞王大婚的贄敬,舍此之外,因為順字行的收入要養活大量夥計,所剩下的已經不多,而遼陽面臨北虜威脅,惟功稱要練出一批精強的家丁,一般大明的家丁有一部份有營兵的身份,將領補貼福利,朝廷承認將領對這些家丁的家主身份,到戰時,朝廷再出資給家丁補貼,開發俸祿薪餉,象李寧,李平胡,都是這一類的家丁。

再一類,就是沒有營兵身份,純粹是將領自己募集來的,以將領的私財養育做戰。

第三種是武藝高強之輩,與將領有種種關系,到了出征時,將領將這些家丁召集起來,發給安家銀子和俸祿,打完了仗就解散。

惟功表示要養一兩千騎兵家丁,包括購買軍馬,打造兵器,鎧甲,平時的開銷等等。這一些銀子一般的將領是以養營兵的銀子中得來的,後世崇禎年間時,崇禎命吳襄出兵,吳襄表示無兵可用,三萬人的兵餉只拿來養了家丁,家丁才能戰,人數又太少,所以幹脆不要出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萬歷年間鎮將們當然不會那麽囂張,但為了國家備邊,將領養育家丁也是現行的體制之內允許的行為,惟功說出來是理所當然,這一下,萬歷毫無責備他的理由,人家替國守邊,也是為君皇盡忠,你敢說不要守備了,將錢拿出來叫朕享用?

若真的這樣一說,肯定天下嘩然,自己這個皇帝臉上無光不說,文官一窩蜂沖上來,也根本不可能達到目的。

所以,惟功是毫不客氣的反將了一軍!

“皇上息怒,”張惟賢淡淡的勸道:“我家這弟弟,向來桀驁不馴,這不過是本性暴怒罷了。”

“他以為吾離他就沒辦法了?”萬歷冷笑道:“未必少了他,遼陽鎮就沒有人能當的起這個總兵的責任來。”

“臣聽說遼陽城中現在也不是那麽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