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送行(第2/2頁)

這是戚繼光和南軍將領們一生功業的起點,嘉靖朝時,西有套虜,北有俺答,南有倭寇,可以說是處處烽火,而中朝空虛,奸臣當道,國儲嚴重不足,官員俸祿都經常發不出來,可以說是到了最危急的關頭,如果不是戚繼光,俞大猷,譚綸和胡宗憲等文武官員的傑出能力,明朝是不是終於嘉靖末年,實在也是難講得很。

嘉靖年間,論形勢還不真不比萬歷末年強什麽,但嘉靖運氣好的就是沒有自然災害,當然就沒有大規模的農民造反,而萬歷之後到天啟,崇禎運氣最壞的就是西北等地持續不斷的自然災害,既損害了邊軍的實力,又使得農民接連不斷的造反,當然,萬歷嚴重毀壞了明朝的國力,也是最要緊的原因之一。

回想當年功業,戚繼光不能不激動,而他身邊的人,哪怕再不服氣他的,此時也只有老老實實的聽著,連趕過來送行的新任總兵楊四畏,縱是滿心的不情願,亦只能與眾將一起,眼看著這一生功業彪炳的大將在臨行之際,回望自己一生的輝煌!

“嘉靖四十二年打平海衛,前後斬首五千級,此役過後,再打仙遊,打曾一本等巨寇,再下來到隆慶元年,朝議調我和俞帥一起北上練兵,後來又定為一人北上,先為神機營副將,再任練兵總理,譚總督新募北軍三萬,南兵三千,統交給我訓練,為了事權專一,再加我為薊鎮總兵,朝廷信任,可見一斑。所幸修敵台,練車營,十年之間,總算無負朝廷所托。”

講到這一段,戚繼光聲音就低沉下去。

他到薊鎮任上時,為右都督,太子少保,十幾年下來,薊鎮平安無事,他不過就成了左都督和少保,功業上頭,幾乎沒有什麽變化。

善戰者,無赫赫之功,而朝廷對他,實在是虧欠了。

戚繼光的郁郁之氣,就在於此。

不論他是靠誰上來的,他始終還是有赫赫戰功,對倭寇,他先後斬首積累過萬級,對北虜,鎮邊十年,無人敢犯,百姓和邊墻因他的鎮守而得平安,在他之前,北虜經常寇邊,在他鎮守薊鎮之後,千裏邊墻,年年平安。

就是因為沒有斬首,朝廷就視他的功勞為無物,對戚繼光來說,早年心事,無非就是金光閃閃的“封侯”二字,今日不要說調任廣州,就算叫他回籍也沒有什麽,可惜不曾在波瀾壯闊的大時代之中獲得比祖宗更強的功業,這是戚繼光最為遺憾的地方。

“戚帥什麽都好,就是沒有首級,可惜了。”

說話的是楊四畏,此時說這樣的話,當然不是安慰,而是給戚繼光添堵。

南軍諸將聞言,無不怒目以視。

戚繼光卻是呵呵一笑,上前幾步,執住楊四畏的手,笑道:“楊帥,此後我離開,想必薊鎮因楊帥會變的更強,斬首年年皆有,我是老了,銳氣不足,你肯定會比我強。”

縱使楊四畏臉皮很厚,老上司這麽說話和這樣的態度,他也是臉皮一紅,趕緊道:“戚帥過獎了,我一定蕭規曹隨,薊鎮一定平安無事,請戚帥放心。”

“我的舊規矩,只管去破,何必在意?”戚繼光明知道這些日子楊四畏已經開始鯨吞軍餉,克扣營兵待遇,招募武藝精良的家丁充實自己的實力,上行下效,已經有不少北軍將領也一樣辦理,因為這種做法,邊墻上的敵台和長城沿線的守備力量已經開始削弱,因為營兵待遇很差,可想而知,實力也會逐漸下降,數年之後,邊防就會徹底敗壞,薊鎮也將陷入遼鎮的怪圈,年年有斬首,而敵人連年犯邊,千裏邊境,幾十個將領每人一兩千或幾百人的家丁太分散了,應敵力量十分不足,輕兵進取看將領的騎戰水平和家丁數量,而想禦敵於邊墻之外,震懾敵人根本沒有進犯的膽量,這樣的措施是肯定不行的了。

然而他也知道,此時自己說的話絲毫無用,楊四畏肯定不會理他,既然如此,又何如多嘴?

他只是很誠摯的對楊四畏道:“我走之後,望楊帥看顧南軍諸將,不要因南北之分而過於苛待,如此,吾願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