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9章 傳訊(第2/2頁)

楊四畏月前曾經入京陛見,親眼看過張惟賢在皇帝面前的模樣,錦衣衛堂上官,金台輪值官,還有錦衣衛現在的聲勢和實力,種種跡象都會震住這個老兵油子……張惟賢也不敢寄望薊鎮能出多大的力,只盼楊四畏能真的四處設卡,縱然沒有辦法抓住遼陽的細作,最少能阻礙遼陽細作從京師折遼陽的時間。

只要薊鎮真的動起來,各關卡扣住所有的經過人等,這個目標,就一定能夠完成。

……

……

中午時分,三屯營迎來了自京師趕過來的幾匹塘馬。

為了消息準確無誤的送到,張惟賢吩咐的那個千戶也是大手筆,第一匹塘馬剛到,緊接著就是第二第三,為了送一個口信,三個塘馬中有兩個是七品佩銅印的錦衣衛冠帶總旗,一個是六品的錦衣衛百戶。

在太宗永樂年間,一個錦衣衛百戶出京就會引發軒然大波,甚至使地方上惶恐不安,一直到成化年間,錦衣衛也是兇名赫赫。

後來太監勢力興起,東廠壓住了錦衣衛,到陸炳時期又有反彈,不過總體來說,校尉在民間的形象,遠沒有東廠番子來的可怕。

這兩年情形又有明顯的變化,京師之中,錦衣衛的人數又重新膨脹起來,而且這兩年中,不少小官,包括文官在內都很吃了錦衣衛的虧,而好幾個各道的監察禦史彈劾錦衣衛,奏折卻是如泥牛入海,一點動靜也沒有。

皇帝現在欣賞的武臣之中,很明顯的,曾經的第一是張惟功,但現在風頭已經被張惟賢給蓋了下去,下一個就是李如松,這個將門之子跨過種種難關,成為宣府鎮的總兵官,彈劾李如松的人也頗有幾個,皇帝象征性的對李如松進行罰俸的處罰,但轉眼間就將李如松提拔為中府僉書,這種根本就不要臉也不管文官怎麽說的態度,很明顯的已經在萬歷那裏運用自如,並且如果按正常的歷史走向走下去的話,萬歷會運用的更加純熟老練,更加自如。

現在的錦衣衛又重新在人們的心中豎起了赫赫威名,京師和附近地方,文武官員和官紳富戶,不少人家遭遇過錦衣衛的壓迫,有很多人家遭遇毒手,哪怕是三屯營這樣的軍鎮重地,到處都是副總兵和參將,遊擊一類的將領來往的地方,人們看到錦衣衛時,仍然會面色凝重,能避則避,不想與這些人沾包。

但楊四畏的中軍遊擊卻躲不得,人來了,他當然要負責接待,這三個塘馬都是從早晨京裏出發,一個接一個的奉命前來,等趕到的時候,馬匹不曾換過,口吐白沫,人也是累得不行,幾乎要匍倒在地上。

中軍趕緊吩咐人將馬拉走,換幾匹好馬過來,再又親自問明了來意,然後再每人送了一錠大銀,對方的差事算是辦好了,三個校尉臉上都顯露出滿意的神情,但他們沒有一個敢耽擱的,立刻就要回去報信。

“三位不妨歇息一下,本鎮可以派出塘馬,代為報信。”

“這可不能夠。”錦衣衛百戶答道:“將軍的好意我等心領了,不過要是我們敢叫人代為復信,恐怕我們都督大人的怒火之下,我等要立成齏粉,所以我們還是掙命趕路,早完差事早完事就放心了。”

“好,那我等怠慢了,下次幾位再來我們薊鎮,一定請幾位好好玩玩。”

“好說,好說。”

中軍遊擊肯定是儀表過人,風度翩翩,能言會道的俊美男子,幾個錦衣衛拿了銀子,又被人這般親熱尊重,雖平常是走路遇人就踢三腳的跋扈陰毒人物,此時也都是眉開眼笑的走了。

待校尉們離開之後,楊四畏才自後堂轉了出來。

“大帥,”雖然楊四畏還沒有正式接印,不過他的中軍已經開始用大帥來稱呼他了,看到楊四畏出來,這中軍忙道:“想必大帥都聽著了,我們該怎麽辦?若按錦衣衛的要求來做,恐怕動靜不小,要是叫巡按禦史多個事報上去,或是總督大人查察下來,我們怕是有麻煩啊。”

“麻煩是肯定會有。”

現任的薊遼總督也是張居正線上的,多半不安於位,要被替換,楊四畏倒不怎麽在乎這人,倒是動靜鬧的太大,巡按禦史質問過來,就很難解釋了。

一鎮總兵,當然有提調兵馬的權力,但一定要有過得去的說法才成,比如北虜寇邊,峰火有警,要是什麽理由也沒有……事情難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