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重騎(第2/2頁)

兩邊先是以弓箭接觸,驃騎們的射術也是十分驚人,在第一接觸時間點上,驃騎們先是甩出自己攜帶的投擲武器。

骨朵,飛斧,投槍,闊刀,一個個投擲武器被甩手擲出,對面便是發出一聲聲的慘叫。

蒙古人擲物的本領也不低,但如此華麗的武器配給,他們卻是沒有這麽樣的金錢支撐。

面對攻擊,這些蒙古騎兵只能用手中的騎弓還擊,他們的騎弓是傳統弓,做的越長大,弓弦繃的越緊,暴發的力度才會越強,握弓法和拋射法也是傳統的蒙古射法,在遼陽驃騎的威脅和打擊之下,蒙古騎射手們暴發出頑強的戰鬥力,精強的騎術也使他們參在兩手持弓的同時微調著戰馬的走向,不停的避讓投擲過來的兵器,並且用騎弓還擊。

很快,明軍驃騎們的身上就插滿了弓箭,驃騎們很明智的邊戰邊退,始終保持著對北虜的壓力,同時不使自己進入五十步以內的距離。

只要在五十步左右,北虜的弓箭雖然不停的射中明軍的騎士,但造成的傷害十分有限,弓箭沒有能力破甲而入,最多刺到皮肉一層就停止了動能,極少數的弓箭才能透骨而入,傷到內臟或是刺斷骨頭,只有這樣的重傷才會使騎士失去戰鬥力,或是可能喪失生命,但蒙古人的弓箭力道實在太弱,很少有這樣的戰果出現。

倒是牧民們助戰頗有章法,看到明軍甲胄難破,這些牧民就開始集中射擊明軍騎兵的坐騎,在這樣的攻擊下,好幾個明軍騎兵的坐騎被射死或射傷,騎兵落馬之後,被趕上來的牧民圍攻,很快就被砍死。

在兩邊試探攻擊的同時,沿著裏許外官道疾馳的蒙古騎兵也突入到明軍斜後,這一股騎兵一直向前疾馳,他們發現大股明軍就會報告,但在兩邊哨騎激戰良久之後,偵察的蒙古騎兵並沒有發覺大股明軍出現的跡象,在明軍哨騎之後,只有相隔不遠的幾百個騎兵跟上來,這個發現,叫偵察的蒙古哨騎們安心了不少。

此時重騎兵中隊已經整隊完畢了,馬世龍是騎兵大隊的隊官,指揮一個中隊根本就駕輕就熟,毫無吃力之感。

很快的,重騎兵們在輔兵們的幫助下將甲胄穿戴齊全,馬甲也懸掛完畢。

身上負重超過一百斤的戰馬脾氣變的暴躁起來,四蹄不停地在地上踩踏著,鼻孔裏也是一直噴著粗氣。

戰馬也有靈,知道打完仗就可以休息,它們也巴不得戰事趕緊開始。

重騎兵的戰馬全部是精中選精的大馬,就算如此,蒙古馬對這樣的負重也是實在有些吃力了。

“聽說大人在澳門咨詢當地夷商,要買什麽阿拉伯的大馬,聽說高者可以比人還高出一頭,重達一千斤以上十分尋常,普遍都在一千五百斤的重量,有這樣的大馬,負擔我們這樣的重量就很輕松了。”

一個騎兵隊官在整理自己的兜鍪,束緊下巴上的系帶,他的輔兵在幫他勒緊胸腹之間的護腹,同時整理頓項,雖然大戰在即,這個重騎兵隊官神色卻是十分的輕松,似乎要參加一起野餐一般的從容。

在遼陽,他們也是最耀眼的一群存在,重騎兵負重要重,沖刺要兇猛,所以體能儲備必須比普通的士兵更加強悍,所以每個重騎兵都是身形高大,體格健碩,加上騎兵的軍常服在細節上比步兵的更加華麗一些,每當這些家夥成群結隊出現在遼陽城的時候,總是會引起哄動。

常久下來,每個重騎兵心中都有普通步兵士兵難有的驕傲和自豪感,他們的軍人儀度還加上一點刻意的高傲姿態,哪怕是現在可能生死之間,仍然不會叫這些高傲的公雞般的軍人低下頭顱。

哪怕是死,亦要死的如同一個騎士。

“重騎兵,預備!”

最後時刻,馬世龍策馬到各隊之前,軍旗飄揚,每個旗隊的旗隊長親自擔當旗手,他們手握旗槍,槍尖斜指向前,在前方,哨騎在損失十幾人後也獲得了豐碩的戰果,他們將退向兩翼,重騎兵將面對敵騎四百余人,他們將一戰破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