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細柳(第2/2頁)

就算如此,他身上的青唐甲仍然顯示出優良的特質,劈砍過來,只有小小的磨損,而駱尚志手中的戚刀卻是已經折斷,完全無法再用了。

“好甲,好甲!”

駱尚志丟掉手中戚刀,向那個護衛抱歉的一抱拳,然後又沖著惟功道:“張帥這甲,真正是難得的寶物!”

“今日帶各位前來觀看,當然是每人致送一領。”惟功開玩笑道:“可惜現在本鎮生產力還不夠,待以後再送幾十領給諸位,這樣最少親兵隊可以每人一具了。”

這個時代,這種甲胄對軍中男兒的吸引力不下於幾百年後價值上千萬的豪車,聽著惟功的話,吳惟忠吳惟賢兄弟在內,所有南軍將領一起屈膝下去,謝道:“我等多謝張帥賜甲。”

哪怕是吳惟賢有半師之誼,此時也是要拜謝,他們當然十分想要這甲,只是價值太過昂貴,自己都不好張口,惟功卻大大方方的主動贈送,這個情份,實在是很難得了。

而在各人的想象之中,戰場之上,每司五十名穿青唐甲的殺手隊伏伺其中,相機而上,箭矢不能傷,鋼刀相加亦不能傷,只有長槍大戟和重斧等物,才能對青唐甲有所威脅,整條戰場如果有數百過千的青唐甲殺手沖鋒陷陣,這是何等大的威力!

“再下來,看鎖甲。”

鎖甲也是極為難制,好鎖甲環環相連,刀劈難傷,也能防箭矢,只是對重箭防禦稍差,戳刺也難防,一領鎖甲在身,絕對是在防護力上上去不少,在大明,只有京師的皇城禁軍,裝備鎖甲最多,各鎮之中,鎖甲就較少了。

數百年後,存世的鐵甲數量極少,但大明禁軍的鍍銀鎖甲卻有留存於世的,做工精美漂亮,確實是難得精品。

在工部制鎖甲,是要以人力拉絲機拉出鐵絲來,然後以鐵絲拉制圓環,然後再來制甲,工藝也較為復雜,比起鑲葉甲和棉甲皮甲來,費時費工,費料亦多,價值當然也很昂貴。

原本的拉絲機是純粹的人力,是用木凳,鉆孔鐵模,以及鉗子配合來拉絲,需要工匠將打磨成錐形的鐵條穿入平置在木凳上的鐵模鉆孔,然後用鉗子拉住尖的一頭,使勁拉拔,隨之一根較細的鐵打被強拉出鉆孔,然後再換一個更細的鉆孔來拉這根較細的鐵條,一直到拉出來的鐵絲合用為止。

這種人力拉絲機受限於人力的窮盡和受力點高低不平的局限,還有經驗,不是光蠻力就可以的,還有模具水平的高低,生產出來的鐵絲質量高低不同,產量當然就嚴重受限。

但遼陽的拉絲機已經基本上采用水力,這使得除極少數情況外,大多數時間內力量是均勻的,另外就是在拉絲機出口處加裝滑輪,鐵絲以滑輪卷動,保持拉絲出來之後的力道平衡,一個簡單的設置就使得拉絲變得簡單,也使鎖甲的生產只剩下環環相套的手藝,這手藝並不復雜,比鍛打青唐甲和鐵葉甲都要輕松的多。

“鎖甲也很厚重,在二十斤以上了吧?”

“是的,二十五斤左右。”

“不知道這個甲貴鎮能月出多少?”

“此甲打造相對容易得多,只是我們將精力投在甲胄上並不多,主要精力用在大炮和火銃上……鎖甲每月可出四百多領,全部用來具裝輕騎兵和火銃手,兩三年內,估計就能全部具裝完畢了。”

遼陽鎮的新式鎖甲加重了一些,而且一直包到脖頸,防護能力很強,火銃手的鎖甲去除肩部,方便抵肩擊發,加強防護的同時,也使火銃手們不影響戰術動作。

聽到這個數字之後,在場的薊鎮南軍將領們彼此做了一個會意的眼神。

幾年之後,估計連遼陽鎮的馬夫都能每人一甲了。

這是何等驚人的財力啊……光是用鐵,就能把別的軍鎮給拖垮了。

底下火炮的參觀反而沒有這麽震撼了,因為甲胄和兵器這些將領還算懂,火炮對他們來說就是放煙花的大型工具,這個年頭的大明將領還真沒有多少能掌握火炮這個戰爭之神的,既然不夠了解,震撼反而就少了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