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河流(第2/2頁)

這些部下,都在二十來歲年紀,處於人的黃金期,頭腦不僵化,靈活,舉一反三。

通過惟功一些話就知道復州鐵礦有多麽要緊,所以這些人都帶著最精明強幹的部下,抽調最多的人力和物力,短短時間就已經開挖河流,當然只是先弄了一個工程草案和開了個河口,具體的引水工程是從一道大河上遊截取一條支流,從上而下,沖刷近十裏路程後,又引向原本的河流,成一個橢圓形的地勢。

在這橢圓形地貌的中間,便是復州礦的主要工程著力點,有好幾個開采的露天礦井,還有熔煉點,成群的高爐。

將作司也會將一部份熔煉工程直接搬到這裏,在遼陽城中,只留下精煉加工就可以了。

隨著以後遼陽鎮的發展,城中如果承擔全部鑄造熔煉工作的話,恐怕北城那一部份地方就不夠用了。現在這樣的決斷,更有發展空間。

不僅是兵器,還有工兵用具,輜重用具,大車,各種農具等等,用鐵這一塊,遼東原本那幾十萬斤的鐵課極本不夠看的,實際的鐵產量也並不高,除了自用之外,還要對蒙古和女真出口,壓力不是一般般的大。

到了萬歷後期,大明的民間已經十分缺鐵,軍隊也缺乏精鐵兵器和鐵甲,火銃和火炮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主要原因就是采鐵業的滯後和倒退。

“簡單來說,就是礦石的含鐵量高低不同,但含鐵越高的鐵礦石則越重,這裏和下流設幾個沖刷點,最好弄一些輸送帶,用畜力拉動,不停的將鐵礦石送來沖刷。”

“大人說的真是玄乎……”

礦上已經有一大群礦工,全部是衣衫襤褸,面黃肌瘦,十分膽怯的圍在惟功等人身邊,敢接話的當然有些身份,一般每衛都有炒鐵百戶和煮鹽百戶,其實不光是炒鐵和煮鹽,還負責成立集市,交流貿易,收取貿易稅等職責,所以比起一般的百戶來要有油水的多。

接話的便是這裏的千戶,炒鐵煮鹽百戶都是他的部下,雖是五品官,但養的白白胖胖的,是楊家放在這個重要地方的心腹,有這一層身份,才敢接惟功的話,當然,也是無心之失。話一出口,這個千戶就知道自己有錯,趕緊又笑道:“不過總鎮大人說的,一定是真的,回頭下官就叫人趕緊試一試。”

這是官礦工,這和南方的那些私礦工不同。在此時的大明,官礦已經接近完全的廢弛,連遵化鐵廠都已經停廠了,更多的用鐵是私礦主自行開采出售,官府只點算你有多少爐子,然後征收鐵課便是。

私礦工都是無家無業,又孔武有力的悍勇之徒來充當,他們比農民見識高,秉性直率而粗野,千百人在一起,一旦出事,就是很難制服。

大明中葉時,幾次著名的起義就是江西一帶的礦工舉行,明廷調集大兵,費盡全力,才勉強將叛亂鎮壓下去。

好在大明還算開放,仍然不禁私礦,這一點仍然遠遠強過我大清。

復州礦這裏的礦工就談不上孔武彪悍了,常年辛苦的采礦生涯使得這些礦工個個都身體孱弱,只是因為要他們賣力,這裏的夥食比一般軍戶要好一些,但也就是叫這些人能出把子力氣而已,還是用自己的生命力在消耗,這個時代的大明,平均壽命也不知道有沒有過四十,太多的窮苦人就是在這樣艱苦的工作和惡劣的環境之中,早早把自己的壽命給耗盡了……

整個礦用工在五六千人,加上其余幾個小礦,構成了遼東一年幾十萬斤鐵課的基礎。

“既然你有懷疑,那麽本官當場叫人試驗。”

惟功對這個五品千戶沒有任何好感,他屬下的礦工一個個都耗成人幹了,他倒是養的白白胖胖,手指上戴滿了金子和玉石的戒指,腰間掛著好幾塊玉牌,簡直鄙俗的可惡。

“成,下官叫人準備礦石。”

“嗯。”惟功掃了對方一眼,冷然道:“若是本鎮說的對,可見你這個千戶官毫無用處,趕緊就收拾包裹滾蛋。”

“啊?”這個千戶沒有想到,一時間呆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