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等候(第2/2頁)

從一個臨時的居住點出來之後,惟功又換了裝束。

這一次卻是翩翩佳公子的模樣,李青等人裝扮成伴當,一行人到了張府宅邸之外時,張簡修也是按著約定的時間迎了出來。

“怎麽樣,元輔還不大好麽?”

惟功見張簡修兩眼通紅,心也是猛然一沉。

“是不大好。”張簡修道:“已經又數次便血,這倒不要緊,要緊的就是脾胃太弱,吃什麽吐什麽,連喝水都吐,現在看來,撐不了幾天了。”

“已經交六月。”兩人一邊往裏行,惟功一邊道:“盛夏之時,陽氣頗盛,可能對元輔這樣的病情,有所幫助。”

“但願如此,承你吉言。”

張居正現在的情形,哪怕是張簡修也不能隨隨便便帶人進來。惟功要來的消息,他也不能事前透露,以防走漏消息,對張居正和惟功都不大好。

現在惟功是從皇宮中出來,已經奏報了皇帝知道,這就不要緊了。

在張簡修進去內室向張居正請示的時候,惟功坐在張家的小客廳中,默默等候著。

小客廳中除了幾個長隨仆役模樣的人之外,就是他一個人了。

往常在這種時候,廳中坐滿了人,從一品大吏到三四品的中層官員,要麽緋袍玉帶,要麽大小科花的公服,展腳襆頭在燭影之下晃動著。人們的臉部表情都是十分快活,說話的聲音宏亮有力,叫人感覺特別舒服,甚至有一些七梁梁冠的大人物,也是畢恭畢敬的坐在這裏,以侯伯之尊,等著元輔的召見。

客人在一個小客廳是坐不下的,張府這樣的花廳,就有五六個之多。

公侯伯分成一堆,武臣大將分成一堆,文官中也分為京官和外官,六部官和科道清流,也是要區別開來。

平均每一天,在相府等著接見的,多則近百人,少也有數十人之多。

這個龐大的帝國,在京官員就有一萬多人,在外的官員有四五萬人,這還只是文官,武職官員,估計在十萬人左右。

夠資格來張居府的相府等候召見的當然不是全部,不過有的外省州縣官員,在引見皇帝之後,到相府請元輔面授機宜的,也是大有人在。

而有一些沖要府道,還有一些在開展條鞭法或是清丈度田的地方有需要提點的州縣,張居正也確實是要予以接見,當面叮囑一些重要的事宜。

所以相府之中,熙熙攘攘,幾成鬧市。

有一些齷齪官兒,明明沒有事情要請示,亦不夠資格與張居正往來,但就是每日來相府報道,若是有一天和張居正打個照面,得到一言半語,第二日便是逢人就吹噓,今日元輔對本官青眼相加,特別攬入小書房,談了很久,留飯之後又再送出雲雲。

這般的官兒,每日在廳中也能見著好多,總之不論是不是見著,刮風下雨亦來報道,趨炎附勢之態,令人不恥,但官場俗態,在所難免。

僅從此點來看,惟功當初每次過來拜見,幾乎一來就見,很少等候,面見叮囑,循循善誘,張居正雖不是他的老師,卻仍然能叫惟功在內心以師而視之,原因就在於此。

“請吧。”

這一次的等候,算是惟功在張府等待時間最久的一回了。

足足兩刻功夫過後,張簡修才折返回來,做了一個延請的手勢。在兩人行走的時候,他苦笑著道:“家父剛剛又便血一次,所以耽擱了。”

“是,我明白。”

惟功只有付諸沉默,一代政治大家,被梁啟超稱為有明一代,政治家惟有張居正一人的絕頂人物,在接見自己這個小輩之前,突然便血,自然要清洗潔凈,再來接見,只是這種狼狽和絕望,設身替張居正想想,也是足夠絕望。

而他,也是有足夠的傷感。

張居正這一次也沒有在往常辦事的書房中接見他,那個在書案後俯案疾書,面色嚴峻,只有微笑時眼神中才有一點暖意的強勢人物,此時已經坐不得了,在一間密不通風的靜室之中,張居正斜躺在一張檀木制制的拔步床上,額上搭著一塊毛巾,正靜靜地看向大步行來的張惟功。

在這一刻,曾經事實上統治這個帝國的絕頂人物,眼神之中,竟只有深深的嫉妒神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