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6章 艱苦(第2/2頁)

“炮手,彈藥管庫,陸戰軍官,這些都是大人說的十分要緊的職位,一個海盜亦不能用。另外,多招沿海之人充任水手,海盜最好就是當大副,水手長,教官,等一兩年後,我遼陽鎮水師營成型,怕就不要緊了。”

說話的是另外一人,與看起來只有十五六歲,一臉青澀的徐光啟相比,後說話的袁黃就成熟很多,兩人年紀也相差頗大,袁黃已經四十多,鬢角頗多華發了。

兩人都是江南人,都是天資十分聰穎,到參隨室不久就幾乎將北地的參隨全部壓的不能動彈,有時候惟功也是不免心生感慨……歷史名人他沒有刻意收羅,比如徐渭,現在沒有音信,但他也沒有去刻意尋訪,來則安之,不來也無所謂。但只要在他這裏的名人,比如孫大胡子,還有眼前這兩位,就象是錐子一樣,放在袋中也會將袋口給紮破,其鋒芒根本無法掩飾。

袁黃已經是舉人,參加過一次進士試,但因為放言無忌得罪了考官被黜,後來數次未中,在三人選取一人的進士試中,是一個標準的倒黴蛋。

身為舉人,其實是統治階層的一份子,袁黃如果不是家境不裕,多年考試將家底折騰的精光,恐怕也不會應募前來遼陽了。

不過到此之後,發覺遼陽之事與大明另處截然不同,那種蓬勃而起的生機和活力叫袁黃陶醉其中,他這樣的人,就是喜歡做事的人,能掌握大權,施展抱負,能不能成為進士官員,倒還真的是小事了。

循環本這樣的機巧之事,便是袁黃和徐光啟兩人,寥寥數語便定了下來。

這樣的大才,能在參隨室中幫惟功出謀劃策,不再是宋老夫子一個人頂半邊天的情形,惟功也頗感慶幸。

聽了袁黃的話,他情不自禁的點了點頭,贊道:“了凡居士說得甚是,中軍部就以這個原則傳令給軍法司處置吧。”

惟功又看了看猴急中的張思根,笑道:“將作司和建築司當然都需要人,不過現在建築司所用人手更多,甄別完畢後的群盜,就交給你吧。記得,雖然是罰他們服苦役,但相對惡行來設定年限,要給人希望,否則的話,光是憑鞭子和威嚇是不能長久的。”

“是,大人放心。”張思根心中十分高興,簡直是心花怒放。

最近這一段時間,建築司是最忙碌的一群,到處都在修路,而且標準還不低,最近的重點工程是甜水堡站過連山關,再到寬甸這一條道路,原本就只是一條山道,狹隘難行,所以此次的拓寬加固工程需要大量的人手,預計用工超過兩萬人,每個人工時最少是每天五個時辰,最少要三個月時間,這樣耗大的工程量對人的體能是極大的考驗,哪怕就是有高薪和好的食物,仍然會不斷有人病倒和體力不支,這個時候,有過千的壯勞力補充到這個大工程裏頭,實在是叫他睡夢中也能笑醒的好事。

至於從遼陽到海州,蓋州,再到復州和金州的官道已經修理過半,船廠和碼頭幾乎完工,已經不是那麽叫他擔心了。

再下一步就是沿海的一些防禦修復工程,寬甸到金州和復州的道路工程,仍然是十分艱苦,未來的歲月對建築司來說仍然是一個接一個的大工程,每天張思根只能盼著能安穩睡一覺,而不是被猛然叫醒。

上個月突發暴雨,連山關南側一段山體被山洪催跨,死了三人,張思根便是半夜趕去,熬了兩天,將此事解決。

事後紅眼十來天都沒恢復過來,就是因為太忙,每日睡眠都是遠遠不足。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遼陽鎮的每一個人,特別是身居高位的人,都是如此。

用張用誠勉勵眾人的話來說,現在遼陽鎮的情形就象是在拉纖,逆水行舟,當然格外艱苦,但如果渡過這一段,水助風勢,順流而下,自然就是一日千裏。

大家在十年之後,可能擁有的功名富貴,估計這一生一世都享用不盡。

其實關於各人未來到底能站到什麽樣的位置上,遼陽鎮中的人想象也並不多。都是乞兒或是破落京衛軍戶子弟出身,能到今日的位子已經心滿意足,底下的就無非是娶妻,生子,再跟著惟功大人繼續一路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