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田埂(第2/2頁)

“嗯,最好用尺來計量一下,做到精確才好。”

“對,對嘍。”

兩個有正經功名的人蹲在田埂,兩手全是黑泥,身上也沾染了不少田土,但神情卻是怡然自得,根本不以為意。

徐光啟,萬歷十年年初來投效,入參隨室後就自請協助屯田司工作,兩個月後成為正經的屯田司的人,並且地位扶搖直上,和他同期入參隨室的,到現在還剛剛摸清狀況的不在少數,他已經迅速進入狀態,並且擔任實職,而且和孫承宗這個上司以表字相稱,成為十分親熱的好朋友了。

時交三月,天氣開始和暖,草木復蘇,在這個時候,全遼陽鎮到處都是一派熱鬧之極的景象,幾乎是每一處都在興工建造,屯務司當然也不會例外,這一日是水利處和漁農兩處聯合辦公,給屯堡第四堡的大片農田規劃水利和漁業所需水源。

遼陽四周雖然是平原,而且土地肥沃,但缺點是水流不夠多,不夠密集。對徐光啟這種擡腳就見河的江南人來說,這裏放眼看去,可能數裏,十裏不見一條河流,這對遼東人來說不奇怪,對走上半裏路能過三四條河的江南人來說,就感覺很不同了。

河流不夠多,引水渠工程就不可或缺。

在兩個專家和一群技術人員商量事情的時候,杜忠和一群壯勞力手中拿著各種工具,老老實實的在一邊等著。

有一些好奇心重的就跑到屯務處人員的近處,蹲在田埂上聽他們在議論什麽,嘴巴都張的老大,象一只只大花蛤蟆。

杜忠戴著折上巾,穿著短襖,褲腿往上捋起來不少,好在三月的天不算太冷,他只是偶而用手搓一下兩腿便可以了。

田埂的一頭還擺著熱水,各人做完活計,用熱水敷一下腳,有人想用酒,卻被否決了,冷天做活計,喝了酒體內熱能流失更快,酒勁過去就更冷了。

以往三月的時候,正是農閑時節,沒有人會上田,也沒甚人走親戚,整個官道和田地裏都是寂寂無人,大家都在家裏,或是在各個大廟那裏聽戲看曲,湊熱鬧,城外是斷然無甚人經過的。

這會子卻是不同,杜忠放眼看去,到處都是一群群的人影,這一片屯堡田地有好幾千畝,預計要挖好幾條引水溝,將幾裏外的水引過來,實在引不過來的,每三十畝左右要打一眼井,用那個孫大人的話來說,還好遼中這裏雖然河流不多,但並不缺水,深井好打的很,若是換了宣大那裏,這些年年年幹旱,河水斷流不在少數,打井也難,需得打幾十米深的井水才能引上水來。

眾人聽的時候,只是咋舌,杜忠心裏也暗暗驚奇,不過他的心裏總有一些煩憂,叫他沒有辦法全身心投在這些事裏頭。

在左手側是一大片的養殖區,雞,都是成群的養,以前沒有人見過,那雞舍裏密密麻麻養的雞叫人看了嘴都合不攏……就沒有人這樣養雞的,各家養雞,最多一群,兩三只公雞,十來只母雞,最多養個百來只,放在村頭村尾,叫它自己找草吃,找蟲,當然也要人喂些粗糧,這雞便是自己能慢慢長大,母雞產蛋,公雞能吃,只要稍微勤快些的人就好歹會養一群雞在家裏,緩急之時,可以救命。

但這樣一養是好幾萬只的雞場,在杜忠頭一次看到的時候,也是情不自禁的張大了嘴巴,半天都合不攏,那天一起觀看的人,俱是如此。

那些蘆花雞,一個個意態閑適,在雞場中聚群踱步,大花公雞意態驕傲,在母雞群中來回奔走著,每個雞舍前有一排排的木槽,有放著清水的,也有放著食物的,這些雞食水充足,生長的很快。

現在遼陽鎮已經有六個營,就算全部沒有滿編,加上各獨立千總部,騎兵總隊,特科總隊,人數已經有一萬五千人之多,加上各司吏員過千人,各屯堡中人也要自用,所以雞場還在不斷的擴大著,每一次杜忠來,看到這樣的場景時,總是如第一次見到時的情形,一般無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