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縱隊

李寶不停地呵斥著,戰兵隊列之中,卻也是有人低聲說話,大大咧咧的,不大將李寶等訓導官看在眼裏。

“你瞧他們的蠢樣。”說話的是李達,穿著是一身短罩甲,也就是半身甲,身上是披甲軍服,他是火銃手,所以只穿半身甲配鐵盔,身邊不遠處的杜義和杜廉哥倆就慘了,兩人是長槍手,穿著一層鎖甲,還得再披一身鐵鱗甲。

此時的大明國力尚強,不象幾十年後,除了少數精銳之外,連甲也湊不起來,鐵盔也是繡的,和建奴打了幾十年,人家越打越強,身上全是精鐵甲胄和精鐵武器,明軍越打越象叫花子。這些甲胄,一半是京師兵部配給,短罩甲卻是將作司的兵仗局打造而成。

短短時間,幾百具鐵甲就打成發下給部隊,圓鐵片打的堅實圓潤,穿鐵片的皆用牛筋,用工十分精細,用心,雖然是短罩甲,穿在人身上,仍然是有十分堅固的防護作用。

制式短甲重十五斤,用鐵十一斤,防護能力極佳。

鎖子甲和鐵鱗甲超過三十斤,用鐵也在二十斤以上,防護能力更為強大。

穿甲之後,加上身上的裝備和手中的武器,每兵負重在五十斤以上。

這樣已經是十分精簡了,若是按以前的邊軍標準,全部都由士兵來負重,每兵負擔是八十八斤,這樣的負重在身上,能走路就不錯了,更不必談披堅執銳,爭勝沙場。

重量的減輕,原因來自輜重隊,每千總部都會有一個輜重大隊,再配上工兵隊,將以前長夫和輔兵的事戰兵化了,大大減輕了第一線部隊的負擔。

聽著李達的話,杜義和杜廉只是苦笑,李達這廝嘴太臭了,三十來歲的人,幾乎無一刻消停的時候,在家的時候是這樣,現在當了兵還是這樣。

三人年紀都不小了,但杜家兄弟和李達都練過武,杜氏兄弟還遠到女真人的地盤去搞走私買賣,刀頭舔血的日子當然不能將功夫拋下,李達又是臭嘴一張,平時經常與人爭執,打鬥也是常有的事,所以體格都很魁梧,加上都是三十上下的年紀,經驗豐富,三人都擔任了新兵職務,都是新兵隊官。

“他們把俺們銃手弄這麽密,無非就是說齊發威力大,又說要三段擊,這三段擊俺們當年又不是沒學過,俺家還有本冊子,就是沐公爺當年在雲南打象兵用的三段擊法,完全不是這麽回事……”

李達的嘴真是肆無忌憚,他的旗隊長聽到了也只能苦笑,局把總過來,瞪眼看著李達,到底是老兵出身,將李達這新兵好歹鎮住了。

“好了,呈縱隊隊列!”

因為要出營,橫排隊列很快又改成了縱排隊列,當然又使李達一通抨擊,好在這一次張豬兒等千總部上司離得很近,李達到底有些忌憚,說了兩句便閉嘴了。

張豬兒本人是經過嚴格的兩年以上的鴛鴦陣法戰兵訓練,在鏜手、槍手、刀盾手等位置上全部幹過,熟悉每一個站位,在下令整隊應旗的時候,看到各旗隊旗,局百總旗,司把總旗,各旗翻飛,猶如一只只大蝴蝶時,他卻是要極力適應新的編隊和還在摸索中的新打法。

每三名槍手配兩個火銃手,按這樣的比例,他要將七百人的部下編四百五十名長槍手配二百名火銃手,同時有五十個火銃手充當分遣隊。

他不知道,這是赫赫有名的荷蘭方陣編組法,同時惟功鑒於中國這邊面對的冷兵器敵人更為強悍,所以增加了一百名長槍手來護衛火槍兵。

在中國來說,對手蒙古人的騎兵數字比歐洲要多得多,也精銳的多。

同時期來說,歐洲也沒有象樣的騎兵,一直到菲特烈大帝時代,德國的騎兵還只是騎在馬上的移動步兵,很多普魯士騎兵連馬也騎不好,轉彎動作稍大就會像一袋土豆般的摔下來……紅胡子用了兩年練成了真正的騎兵戰法,就是惟功現在用的,第一列胸甲騎兵,惟功改成了槍騎兵和重甲,第二列是龍騎兵,第三列是驃騎兵,惟功還沒有龍騎兵這個兵種,是因為此前沒有燧發槍,現在已經有了,龍騎兵的成立只是日程問題了。

在張豬兒的新千總部下,長槍手和火槍手混編,長槍手在中間,火槍手在兩翼,因為緊急成立,趙士楨從京師帶來的燧發槍數量遠遠不夠,而且分遣隊也沒有惟功所需要的套筒刺刀的燧發槍,整個數量還不足五十支,緊急趕制也來不及,所以營裏的燧發槍手使用的還是以前遼陽鎮留下來的少量鳥銃,從作工來說,這些從薊鎮過來的鳥銃用鐵很多,重量十足,槍管也長,射擊也遠,缺點就是不易操作,瞄準困難導致殺傷精度下降,總體來說,這鳥銃遠不及合機銃,當然更不如新式燧發槍了。

整個隊伍橫陣時是排成五列縱深,按荷蘭方陣來說,其實是十列縱深為標準,但惟功覺得東亞戰場還沒出現能破陣的重騎兵,蒙古騎兵沖陣決心不足,五列縱深應該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