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往矣(第2/2頁)

一時興起,也跑來招撫自己,想立一個驚天的大功勞吧。

想到這裏,王兀堂面露冷笑,接著道:“不過總兵官想憑身邊這幾個人,孤身入我城寨,說服我們再歸順大明,是不是有些自以為是了?”

“老者誤會了。”面對對方的敵意,惟功態度還是很緩和的道:“大明於女真諸族向來撫育如赤子,如非大明,貴部和其余部落哪來的這麽多耕牛,鐵犁,哪有這麽多布縫制衣服箭袍,哪有這麽多鐵打造馬蹄鐵?眾位食的鹽,吃的糧,皆我大明所出,是我大明百姓的血汗啊!若是這樣,諸位還犯我邊境,殺戮我邊民,試問天下之大,應該有你們的容身之處嗎?所以我這一次過來,只是勸棟鄂部服從王化,自此不要再有異志,否則的話,征伐之下,恐怕無有完卵可剩了。”

王兀堂在受到明朝邊將欺壓的時候,也曾經上書辯冤,不過李成梁絲毫不理會他的言詞,回書過來,便是警告和威壓,這叫王兀堂十分的委屈和憤怒,這才有後來的戰爭行為。

惟功的話,最後也是十分強硬,但是話語是建立在事實之上,在前一段話中,點明了女真部落是依靠大明得以有今天,所以後來的話雖然強硬,王兀堂也是一時無話可說。

在場的女真人很多,懂得漢話的也不少,此時臉上都露出尷尬的神情。

“總兵大人不象是普通的武將,反而象是一個能言善辯的文人。”

王兀堂尷尬一笑,終於伸手道:“請到我們的寨子裏談。”

“呵呵,多謝。”

適才的氣氛有些劍拔弩張的感覺,不過惟功神態自若,連他的隨員都是一樣,包括穿著文官服飾的任大順和孫承宗都是一樣,棟鄂部的女真人有不少到撫順關和寬甸參與過互市,見多了大明文官的嘴臉,此時見到這任大順是這樣的表現,還有那個明朝生員更是生的高大威猛,一臉鐵針一般的絡腮胡子,女真人蠻性很足,敬佩勇士,無形之中,倒是對惟功一行,生出不小的敬服之感。

當然,也有一些青年氣盛的對眼前這一夥明國的來人不以為然,甚至飽含敵意。

在入寨的時候,惟功就感覺到了,一夥青年背負著長弓,看樣子都是三四石以上的強弓,最少都有二十五個力以上,臨陣所用,這就是很厲害的水準了,一般的明軍射手,如果是步射,二十個力就合格,二十五個力就是大力射手,非得備辦強弓不可,不然的話,就會“手欺弓”,眼前這些女真青年,弓力明顯都在三十個以上,一個個臂膀粗的嚇人,胸前也凸起很大一塊,眼神都是彪悍難制,野性十足。

看到這些女真人,惟功也漸漸明白,為什麽遼東一帶,對女真人一向忌憚,甚至總有什麽女真不滿萬,滿萬不可敵的傳言,這固然是有女真人自己替自己吹牛的可能,但也代表當時遼東軍民對女真人實力的認可。

就眼前這一夥女真青年來說,平均射術和勁力肯定遠遠超過明軍的弓手,也在精銳騎射手之上,只有少量的明軍將領的家丁能與之相比。

果然後世說的明清是封建末世,這是一點兒也不錯的,相較而言,遼民已經是當時大明最彪悍和衛所制度最完善的地方了,而就算如此,武備和民風上也是較女真人遠遠不如,有從下到上完備組織的大國反而不及一個個大大小小的連文字也沒有的夷人部落!

回想漢時,一個漢兵可以打敗五個匈奴兵,唐時,大大小小的藩鎮雖然內鬥,亦足可壓制外夷,漢人的邊郡良家子組織起來就是強悍的軍隊,就算五胡亂華時北方已經失去政權,大大小小的漢人堡壘也沒有叫胡人討得了太大的好處,最後殺胡令一下,照樣殺的胡人血流成河。

俱往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