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邊墻(第2/2頁)

惟功的感慨卻與他不同,回首望去,身後但見峰巒如聚,夕陽之下,在山巒之上,隱約可見一條長龍蜿蜒曲折,盡管隔的很遠了,還是能看出來那是修在山巒之上的長城!

他由衷道:“看吧,身後的長城,那才是真正的勝景!”

“誠然,大人說的是!”

孫承宗也是回頭,眼神之中也是充滿驕傲的色彩,他道:“適才學生說的勝景是自然之力,而身後這長城,卻是以人力勝自然,思想起其間蘊藏的偉力,令人心悅臣服!”

“嗯,愷陽說的極是。”

他倆人說話,眾人雖聽不大明白,卻也知道惟功誇說的是身後的長城,宋黑子和羅二虎等人,俱是回頭去看。

任大順也道:“遼東邊墻千余裏,多半都是在沿邊的河套荒地,山蠻,草原邊境上建築,誠非易事啊。還有,沿薊鎮到宣大的長城,也多半是沿著山脈修起來的,比如喜峰口,古北口,全部是在山峰之上。”

“可惜邊墻是擋不住韃子們的。”

惟功回過頭來,沉聲道:“武備強,邊墻只是輔助,武備弱,邊墻毫無用處。”

任大順道:“大人所說極是,天順之前,我大明邊軍常深入草原出擊,放火燒荒,在邊墻外使北虜不得深入,此後就是只能等著敵人前來再反擊,嘉靖年間,索性叫人破邊一直打到京城了,可見邊墻修的再險峻,沒有強兵亦無用的。”

這人倒真是個妙人,惟功對他此前的欣賞不過是見這六品官員辦事仔細,記錄歸档頗有一套,不象一般的文官,懵懂糊塗,將大小事物全交給下頭的小吏去辦,從今天在市場上的表現來看,這人還是很稱職的。

不過現在看來,見解頗有一套,也算博聞強記,惟功暗暗點頭,心知張用誠果然將這人拉到自己麾下,這一步棋走對了。

“大人,就在前頭,看到了。”

眾人走了半個時辰,終於將前頭的女真人給追上了。

其實在途中已經遇到不少女真人和朝鮮人,看到這十人一隊的彪悍騎隊,不少人選擇了趕緊躲藏起來,或是將貨物和馬匹拉到一邊,用警惕的眼神看向惟功他們。

覺昌安一行提前了大半個時辰離開,惟功他們不到半個時辰就追上了,主要是覺昌安他們帶著不少的貨物,還趕著牛群。

二十一人除了馬匹上的食鹽和糧食外,還有鐵犁、叉、靶等農具,每匹馬身上都是背著鼓鼓囊囊的貨物,也就是這些馬全部是雜馬,不是真正的戰馬,否則這樣負重,好馬也走廢了。

牛群是由一百多頭牛和幾十頭豬組成,牛都是青壯口的成年牛,豬群裏倒有不少小豬,不過以惟功的眼光來看,那些成年豬也跟後世的小豬差不多了,這年頭的豬最多也就長到百十斤重,後世的大白豬可是三百斤才算長成。

當然,肉味也是迥然不同,這種遍地跑放養吃雜糧野菜的豬肉味道可是香極了。

“叫場指揮,看來你們部落會過一個好冬天。”

在馬上,看著迎過來的叫場,惟功大聲和他說笑著。

“哈哈,這是野人們托大明天子的福,托諸位大人的福啊。”

覺昌安十分謙遜,話語之中,總是承認自己是野人,整個模樣都是十分的恭謹溫順,一副人畜無害的模樣。

他身邊的那些人就不同了,若隱若現的,總是顯示出對漢人的提防甚至是敵意。

這也難怪,這二三百年來,這些部族仰賴大明得以生存,但兩邊肯定也是摩擦不斷,女真人有野性難馴的一面,大明的邊將肯定也有一些人會有過份的欺淩之舉,時間久了,彼此間當然會有敵意。

好在明朝現在仍然是一個不可觸犯的龐然大物,大明的官員十分尊貴,覺昌安的這些隨行的族人諸申,有什麽情緒也只能老老實實的隱藏在心底。

“大人,此去棟鄂部落還是有些風險的,野人已經派了一個部下去通敵王兀堂,如果他堅持不見,還是請大人折返,否則的話,我們擔不起這個責任啊。”

雖然覺昌安還是不知道惟功的具體身份,不過,他知道惟功是個大人物,最少也是大人物的親屬,如果真出了意外,大明追查下來,他也會有天大的麻煩,所以話語之中,還是勸惟功小心謹慎,一有不妥,立刻退走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