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論力(第2/2頁)

傅廷勛頗覺抱歉,他知道惟功這樣的大族出身,於飲茶一道肯定也是精通,自己這茶是去年的春茶,在京師,人家喝的肯定已經是今春的新茶了。

當時吉安的白茶最有名,還有福建武夷山的大紅袍,西湖的龍井還不大為人所知,惟功飲了一口,感覺茶葉確實沒有新茶的氤氳香氣,當下卻是笑道:“其實我自幼酷愛習武,於飲茶一道沒下過工夫,便是好茶也喝不出來,白糟蹋了的。”

“呵呵,這是總鎮大人給末將面子了。”

“老哥叫我惟功即可。”惟功稍稍前傾,誠摯道:“未來港口修成,老哥想也知道順字行,到時候南貨源源而來,江南新茶,最遲晚個把月就能送來,絲綢,表裏,布匹,景德瓷,各式珍玩等等,俱能源源不斷的提供,若是老兄願意,可以放一注銀子在順字行,年底時按利分紅……”

“這是好事,只是……”傅廷勛哪有不知道順字行的道理?只是這是人家的生意,而且是惹不起的大人物手中的生意,他縱是想也毫無機會可言,而且遼西已經卡住了順字行的脖子,在此之前他還幸災樂禍,卻沒有想到自己居然有機會入股其中。

“老哥好好想想,好在這不是急於一時的事,總要做起來了,有利可圖再說。”

惟功倒也不急著逼他,胡蘿蔔已經放在這兔子眼前,吃不吃的肯定是不必多想。他轉了臉上顏色,正色道:“老哥久鎮寬甸,可有什麽心得要說?”

“心得倒是不多,只是有一件遺憾的事,一直想說,今日便不吐不快了。”

“但請直言!”

“王兀堂之事,起因是徐國輔兄弟的不是,而李帥只求邊功,不求事非曲折,對棟鄂部擅加打壓,以斬首為能事,這並不是鎮邊大帥應有的態度。”

惟功有一些不以為然,搖頭道:“事非曲折先不管,誰鬧事就打誰,這似乎並不算錯?”

“不,應該是誰有兼並女真,統一諸部的志向,一定要打誰,就象打建州右衛的王杲一樣!自大明成化年間屢次圍剿建州女真,同時扶持一些小部落,有一些部落,百年之間從不反叛,也不去打別的部落的主意,比如棟鄂部,還有哈達部,除了這些大部落,女真經常每一寨一城自立,頗多忠於大明者。現在李帥窮打建州左衛,這是對的,但不論事非曲折,對棟鄂部這樣的恭順部落也窮追猛打,打一個部落不打緊,使不少忠於大明的部落寒心,這才是最要緊的。”

惟功在此前,因為對滿清的惡感,對任何打擊女真部落的行為都是贊同的,而且他抱有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想法,所以在聽說了徐國輔等人挑起邊釁之事後,也並沒有什麽不妥的感覺。

聽了傅廷勛的話之後,他才有些省悟,自己在此之前,是否有些狹隘。

“誰恭順,就扶誰,誰犯邊,就打誰,誰想做女真大汗,就剿了誰,是不是這樣?”

“對嘍!”傅廷勛拍腿道:“不僅是對東虜,對北虜當然也該如此,不過,北虜彼此聲氣相連,比如泰寧部一來,插汗部必然也支持,除了一些效力的韃官之外,想拉一部北虜打另外一部,在目前來說,辦不到。”

“好比借力打力,自身力量不夠,妄圖借力,那就是笑話了。”

“總鎮大人果然是武藝高明,這一句話說的對極了。”

當時大明的武將,以不習文事為榮,不過鞍馬功夫都是一等一的,杜松之善使長刀鐵鞭,浙兵中參將駱尚志能用八十八斤的鐵鞭,幾乎是兩臂有千斤之力,劉大刀善使八十斤的長刀,揮舞如風……後人可能很難想象和相信,在這個時代吃這碗飯的人能以多大的決心和熱情來訓練自己,並且有很多獨特的法門,普通的士兵使三斤重的腰刀就可以了,大將們馬上左右開弓,能使各式兵器,才算合格!

傅廷勛當然也是一個純粹的武將,於武學一道也有自己的見解,不過聽了惟功的話,大為激賞,甚至頗有一些佩服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