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狠手(第2/2頁)

燭火之下,惟功悠然自得,繼續看他的小說,這樣的閑暇時光,想來也不多了呢。

……

……

翌日清晨,遼陽城在晨光之中醒來了。

快交五月了,早晨和深夜的遼中平原的天氣仍然很涼,事實上就算是到了盛夏時節,關外也是早晚頗具涼意,只有白天才炎熱,才有夏天的感覺。開城之後,從城外進來的小商販,走親訪友的路人,挑柴的,送菜的,收糞的,川流不息的從城門進來,城門邊的雜草上還留著沒有化掉的露珠,新的一天便在這些勤勞的人們手中開始了。

一切似乎是與往常沒有什麽不同,不過敏銳的人明顯能夠感覺到,今日的遼陽城空氣中隱隱藏著一些不安的感覺,城中的街道上有一些鋪子沒有開門,縱開了門的也是半遮半掩的,看起來鬼鬼祟祟的,掌櫃和夥計們的模樣也是如此,總有一些欲言又止,驚奇加惶恐混雜的味道。

到晌午前,總算是所有人都明白了昨夜發生的事情。

在遼陽已經超過百年根基,一直屹立不倒的林家昨日吃了大虧,千多遼陽鎮兵包圍了林家三爺的府邸,一通亂將,將林三爺和林家的家丁打死了個幹凈,然後抄府,逮人,鬧了多半個時辰,將殘余的都司衙門的騎兵和逃散的林府家丁逮了個七七八八,然後才收兵回營。

這事情,幾乎就要鬧到天亮,自然是闔城皆知。

這就是一次力量的展示,用惟功在遼陽鎮晨會上的話說,就是赤裸裸的展示肌肉來著……事實證明,這一舉措是十分的成功。

“大人,東鼓樓那邊有十三家大商行,一起湊了五千兩銀子,說是給我們添些菜,犒勞營下兄弟們。”

“西鼓樓是二十一家,湊了八千,也是剛送過來。”

“這幾十家商行是城中股本都在萬兩以上的,其下的大約自覺不夠資格,沒有列名。不過估計出銀子倒是免不了的。”

“上帝廟和關帝廟的幾家廟祝都來求見來著。”

“城西錢家,李家,王家,這幾家都有人在朝中為官,還有幾家是在地方為官的,都是有三品以上的官職,算是遼陽城中最有地位的官紳人家,也都派家人遞帖子來,說是要請大人喝酒,也送了禮單來,從百兩到三百兩,價值不等。”

午時之前,大抵的動靜就是如此。

惟功在簽押房坐著,不停的簽署著命令,然後被通事局的軍令處和档案處分別取去,歸档,副署,形成正式的軍令,每一份軍令都有詳細的日期,接令日始到完成,必須有回档,沒有的就會受到嚴厲的處罰,在日期之內沒有完成任務的,當然也要受到處罰。

一切都是井井有條,這都是惟功在舍人營時立下的制度,事實證明好的制度也足以培養出來好的人才,最少在惟功看來,通事局下各處對自己的命令執行的很到位,而每個人都算能人盡其用,主要還是辦事的人都很年輕,接受新事物很快,執行的也堅決,所以用起來格外的得心應手,無往不利。

“侍從室最近準備我的出行事宜,半個月後出發,先從甜水堡往連山關,定遼右衛,再往寬甸六堡,然後從連山關折返,行程就是這樣。”

遼中平原往寬甸等邊墻堡台所在地方,最佳的巡行路線就是如此了,從甜水堡到定遼右衛,也就是鳳凰城,再往九連城都有驛道可行,而從這裏往復蓋等遼南地方,多半是難行的崎嶇山道,而且較少人煙,亦沒有設堡台等軍事設施,從鳳凰城繼續往南,就是在李成梁手中拓地數百裏,由張學顏等歷任巡撫,花費巨資設立的寬甸六堡,有此六堡,邊墻往女真和朝鮮一方推進超過百裏,堡台設立在險峻的山地之上,屏障其間生活的普通軍民,往東北方向,還可以威脅到建州左衛,與撫順關,開原衛,鐵嶺衛互相為屏障,是一個很重要的戰略要地,惟功初任遼陽,巡行就往寬甸,這是一個很正確的選擇。

羅二虎等侍從室的官員負責出行事宜,他們會與其余各局溝通,各局也會派出隨行人員,騎兵司可能會派一個局跟隨,在遼中腹地到寬甸地方,這樣的隨員和保衛也盡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