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爭搶(第2/2頁)

負責人是周思進,除了軍需局外,負責軍訓局的周晉材,參謀局的陶希忠,軍法局的錢文海,通事局張用誠,已經決定,這些主管,一律不必再兼領一司,而是專門自己的本職工作。

這也是軍事訓練參謀業務細化後的必然之事,錢文海和周思進等人都很容易接受現在的角色,只有周晉材還有點想不通,他還是想帶兵打仗,惟功已經答應他,等將來尋找到合適的替手,就給他一個營去帶,現在只能委屈他當輔助部門的主管了。

每局主管,都是標下參將的級別,這一次速把亥的戰功下來,惟功準備擡舉幾個老弟兄為標下副將,馬光遠幾個資歷還差一些,暫且還是參將便是。

這麽一來,朝廷的名爵在遼陽鎮實在是太泛濫了,一個局百總都有保到四品武職的,別的軍鎮最少也得是帶幾百兵的千總才勉強夠資格。一直得到明末崇禎年間,才會轉為總兵多如狗的狀況。

“日常訓練,損耗極多,每日皆要補充,不然的話,庫存支撐不久。另外,大人將來要募兵,人數在數萬,不僅是兵器,還要有火器,另外還要有蹄鐵,馬鞍,工兵所用器械,馬車,這些都需要大量的匠人,不論是皮匠,鐵匠,木匠,都是多多益善。軍需局不趁現在選址,建窯,立房舍,難道等用時再著急?”

周思進看向眾人,從容道:“五萬,只是蓋房子的費用,一塊磚多少錢,匠人工錢,你們自己算算吧。”

“好家夥,這麽大的窟窿……”周晉材叫一聲,接著便也是說道:“軍訓這一塊,光是衣服,每天都有磨損要更換的,小零碎就更不必提。肉食一定要有保障,誤了這一塊,誰的面子我也不給。”

“我們參謀局急需大量戰馬,每日繪測地形,記錄在冊,我現在不僅缺人,更缺馬……總不能一直叫我們安步當車?”

“還是我們軍需器械這一塊缺口最大!”

“我們通事局要負責統籌,人手缺,資金也缺,將來招兵訓練,我們要現在就負責統計,最好是先期教育立刻開展,不然大人在三四年內練成三四萬精銳的打算,實在是很難辦的到!”

通事局的主要負責軍令發布,調動、軍籍管理,獎勵,同時負責招募新軍,下有經歷處、軍令處、軍籍管理處和人力資源處等各部門。

喊話的是經歷處主官,張用誠秉性做不來這樣的事,只得由他的部下代勞了。

一場軍議,針對的就是整個遼陽鎮未來的發展方針大計,可以說,各局都是雄心勃勃,都有自己的一攬子的計劃,大家你爭我搶,絕不相讓半點兒。

誰都知道,現在這會子決定下來的可能是未來兩三年內的重心所在,在這樣重要的關頭,豈能相讓半點兒?

眼看各局的主官們摩拳擦掌,就差要打起來的感覺,在場的其余軍官,都是險些笑出聲來。

羅二虎是侍從室衛隊的主官,也算是一個軍事主管,他站在最前頭。

然後就是郭守約和王柱這兩個千總,現在營中只有他和王柱還是有舊日千總的頭銜,在營務重新整理之前,只此兩人,經常有人老總老總的叫他們,弄的憨直的王柱老大不好意思。

然後是馬光遠,佟士祿,王樂亭,陶安然等人,這些都是未來的軍事主管,當然,周晉材等人,也隨時可能出掌一營,也是沒準的事。

後起之秀中,趙雷,巴沙兒,將來可能都統帶一營,還有馬世龍,郭增耀等人,俱都不差,最少也能幹到千總,領一千總部。

軍事主管,好就好在只管帶兵打仗,生活內務訓練一把抓,但又有各部門協助,軍械制造等物,又有這些部門大佬們操心,連怎麽打仗,制定做戰計劃,都由參謀局來負責,還有通政局,記錄功勞,頒發賞格,絲毫不差,總之,在當年舍人營也好,現在的遼陽鎮也罷,他們只專心帶兵打仗,在自己的專業上多操心才是正辦。

這樣的激勵下,連佟士祿這種粗人都是手不釋卷,放了書本就開始催參謀官制定演習計劃,軍訓官替他們增加將士體能儲備,每個人都是心氣特別的高。

加上現在你爭我搶的局面,雖然惟功不免都為銀子的事情發愁,但一個團體的向心力和不停向上的勢頭,總是在眼前就看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