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編制(第2/2頁)

除了後來輸誠的郭守約和王柱,在場的全部是順字行出身,也曾經幹過小夥計,大夥計,二櫃,大掌櫃,後來順字行發展大了,雖然還叫掌櫃,不過惟功漸漸引入經理和分部門的現代公司制度,順字行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龐然大物,但原本的這些元老級的卻都是已經離開了。

周思進在這上頭心思用的多,接話道:“黃廣裕,李彥青,麻雲,這幾個是極出色的,還有張思根和任磊幾個,栽培一下,都不壞!”

他說的這些個,都已經是大櫃級別,這幾年在惟功的刻意栽培下,確實是嶄露頭角,在此之前一直還由張用誠等人管著,如果照惟功說的新辦法,分區之後,他們掌總,底下還有各部門的二櫃協理,應該也能夠頂的下來,甚至擴大規模,大大發展,也並不困難。

“我要問一下用誠。”惟功先對周思進說的人選表示贊同,這些人其實名字都是他取的,其中的優秀之士,能力他是心知肚明。他向張用誠道:“最近的幾件事,要用銀子的地方很多,在我的謀劃之中,順字行也要投入巨大,你和我要交個底,至遲到年底,順字行一共能替我騰挪出多少銀子來?”

順字行除了京城的物流業務之外,更是遠到薊鎮和宣府,遼鎮,南到保定,天津,但更西北的大同和延綏各鎮,更往南的山東,河南,這些地方就闖不過去了。

在大明,生意不是生意,是權和勢,能到宣府是馬帥的臉面,到遼鎮是先和祖家搭的橋,在薊鎮,是和吳氏兄弟的交往還有戚繼光的面子,在保定和天津……這裏原本就是京城勛貴圈的外延。

現在惟功的核心勢力已經抵達遼陽,順字行勢力往遼南和遼中遼東一帶延伸是必然之事,倒是遼西這一塊,祖家李家勢力根深蒂固,順字行也就繼續做做轉運生意也就罷了。

“咱們順字行現在京裏有九家分店,往宣府一路是三家,薊鎮是五家,天津一家,保定一家,遼鎮這裏是三家,一共是二十二個分店。”

提起順字行的一切,張用誠是信口而談,沒有半分滯礙,說明一切都已經爛熟於心。

“每店用掌櫃一人,二櫃三到五人,護衛、倉庫、發貨、收貨、制造、人力、庶務等一共十一個部門,分櫃各一,然後是各部門的大小夥計,每店從二百人到五百人不等,其中崇文門店人數最多,光是制造部門就有近五百人,護衛也有兩個局二百來人。”

用人多,代表收益就多,崇文門店為什麽有這麽多夥計,是因為趙士楨在那裏主持建造,光是馬車一項,就是日夜不停的建造,在明後年,預計不僅要造順字行自用的大型客用和貨用馬車,還開始建造小型的自用馬車,分為平民與豪奢若幹档次,這也是很來錢的地方,至於人貨物流,京師裏已經沒有了腳行,所有的糧食生意也是由順字行包幹,這都是利潤極大的地方,加上轉運東北土貨至京和保定等地,也是利潤頗豐。

只是南貨生意,還有當鋪,錢莊,銀號,當初與張四維彼此各讓一步,這些生意,順字行的規模始終不大。

不過後來晉黨又陰了惟功一把,過去的協議,大可不算。

退一步來說,就算協議還在,也不過是用來撕毀罷了。

“現在是四月,去年的財報大家想來還有印象……萬歷八年一年,全部分店收入是一百二十萬兩白銀,這是除去所有的夥計工錢,賞銀,營造費用的純利。今年來說,四個月下來,已經有五十萬,超過去年是板上釘釘之事。不過,現在庫中的存銀,卻只有三十萬到四十萬之間,這個數字,隨時可用。到年底,才會有超過百萬之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