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守有(第2/2頁)

張居正的思路,其實和百多年後清季差不多,清季末期的武備當然也不必提,不比明末強什麽,但在清初時,綠營制度,嚴格省、道、府、縣,再有堡、汛、塘等各級,層層分明,按制守備,一旦失守,則一層一層的追查責任,哪怕是總督巡撫,也心中無不畏懼,明季降兵一旦投降成綠營,精銳越打越強,就算是雜兵成為駐防軍,也不象明軍那樣毫無紀律,一盤散沙。

現在張居正已經開始著手整頓,從核實錢糧入手,現在看來還算順利,不過張居正心裏清楚,光是核實人數就最少要三五年,再整頓軍備,充實糧餉器械,提拔合格武官,訓練出合格的士卒,這一套下來,最少十年之功。

嘉靖年間,從武備廢弛到出現俞大猷和戚繼光等能打的將領和營伍,這是天地造化,也是時局演化,在現在的和平時期,南方明軍想在短期內脫胎換骨,張居正這樣成熟的政治家,不會持太樂觀的態度。

但畢竟是有了開頭,張居正的心境,當然不壞。

天下大事,最大者無非就是戎與祭,前者代表武備,後者代表倫常法理,只要這兩者不出大毛病,國家總能運作下去,國祚便不成問題。

錢糧,兵谷,刑律,文教,張居正感覺自己一條條做下來,名垂青古,當無問題。

“皇上未做表示,只說知道了……”

劉守有第一時間得到消息,趕了來報信,不象是一個堂上官,反似一個番子,只是他的身份在張居正面前,說是一個番子也不為過。

“哦……”

張居正沉吟了一會兒,見劉守臉兩手按膝,一臉求知欲的坐在自己面前,當下失笑道:“守有你看不明白麽?”

“屬下十分愚蠢,根本想不明白。”

“呵呵。”張居正笑笑,和聲道:“皇上這是吃了醋犯了酸,他心裏明白,牽制遼鎮,張惟功和遼陽鎮已經展露實力,是最佳人選,朝廷應當扶持。一邊又是怕是有些嫉妒心……皇帝畢竟還太年輕了。”

隨口說皇帝嫉妒,又說太年輕,這話要是別人的話,劉守有這個錦衣衛指揮不免要請這人到錦衣衛詔獄好好談談,說說清楚。既然是張居正,這種悖逆之語他就只當沒聽到,不過劉守有也是聰明人,一下子就明白過來,張居正說得沒錯,皇帝看來是對張惟功的功績吃味兒了。

要說是怕張惟功造反,這恐怕沒有人會相信。

“皇上會明白過來的……”張居正悠然一嘆,捏了捏眉心,微笑道:“他到底是老夫一手帶出來的好學生,心裏明白著呢。”

“閣老……”

劉守有小心翼翼的想說話,張居正看他一眼,直截道:“你的事我不會替你設法,老夫要是幫你,你只有到南京看孝陵去了。”

“啊?”

劉守有嘴張的鴨蛋大,卻說不出話來。

一想是這個道理,錦衣衛雖說不是太監,但卻是天子親軍中的親軍,劉守有這個錦衣衛使算是半個家奴,錦衣衛使也是當年可以每天見皇帝的外臣之一,這些年雖然已經是東廠代奏,但隔三岔五的也能見著聖顏一回。

外臣之中,除了內閣諸閣老,怕是誰也沒有這種面子。

這樣的近臣,當然是皇帝自行任用,大臣是不好說什麽的,這也是皇帝的特權,誰插手進來,誰便是自尋死路。

就算張居正現在超凡的地位能跨過這條線,但對劉守有本人來說,絕非好事。

“下官就是瞧不慣張惟賢那張狂樣兒……”

劉守有最近被張惟賢擠的夠嗆,在錦衣衛裏說話已經漸漸沒有了市場,原本想請張居正幫手渡過難關,現在才明白過來,自己徹底想岔了。

“你若機靈,便一步步退回來,南北鎮撫都與他,各千戶都叫他去管,旗校們都叫他提調……反正你這個堂上官和金台輪值只要不丟,將來總還有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