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入城(第2/2頁)

傅廷勛幾次被惟功打臉,終於也是忍無可忍,開始譏嘲起來。

“曹將軍的安危,當然在本將身上。傅將軍,你們寬甸亦在本將節制之下,便是你們的安危,亦在本將身上。”

“哈哈,張帥還真是妙人,剛一上任便開始給俺們灌迷魂湯了。”

其實傅廷勛的轄區算是惟功的管轄負責範圍之內,但以大明大小相制的原則……嗯,又是這個大小相制,各將專責自己的轄區,寬甸出事,先責傅廷勛,如果傅廷勛求援而惟功不加理會,坐視地方糜爛,這才是遼陽鎮的責任,否則的話,寬甸的一應事物惟功都不應插手,否則就有吞並部下之嫌。

不僅是寬甸,包括惟功節制的沈陽中衛在內的開原參將,海蓋四衛的海蓋參將,其轄下的各衛所,炒鐵百戶,各鹽場百戶,木市,馬市,都在各將和文官體系的管理之下,惟功這個駐紮遼陽的總兵官,雖然有節制開原、海蓋、寬甸等分守參將之職,但只是大的戰略統籌責任,比如遼陽遇警,惟功可以選擇自己出擊,或是檄調傅廷勛等將來協力助戰,在戰場上,他對這些參將就有絕對的指揮權,不聽命者可以痛加彈劾,朝廷一般也會支持,而平時,他如果幹涉各參將的營務或地方事務,就算參將們抗命,惟功加以彈劾時,朝廷也是一般不加理會……這就是大小相制的精髓所在。

傅廷勛譏刺的,便是曹簠為了貪功,不調諸將助戰,自己卻身陷敵陣,堂堂欽差駐紮副總兵官落入北虜之手,不僅是曹簠之辱,也是朝廷和大明之辱,這種提醒,一則是譏刺惟功,二來也是一種提醒,惟功的職責只是駐紮守備遼陽鎮城,只有遼陽附近的驛站關城堡台是他的管轄範圍,其余地方,還是莫要伸手去管的好。

惟功的反擊也是強硬,傅廷勛也是奉命協守遼陽,現在鎮守總兵來了,他當然不必留下,兩邊一見面就是電光火石般的一片腥風血雨,傅廷勛無意在此久留,冷哼一聲,大聲道:“末將倒要看看,總兵大人怎麽救出曹帥,我等的安危,看看是不是能由張帥扛起來……末將就此告辭了,哈哈。”

傅廷勛說罷便要離開,長笑聲中,人就要翻身上馬,他是奉調前來,此時離開倒也是說的過去,惟功卻是淡淡一笑,對著傅廷勛道:“傅將軍,本將以總兵身份,著你率部再協守遼陽北城數日,就在無敵門附近擇地駐紮吧。”

“你!”

傅廷勛長笑聲戛然而止,那種智珠在握嘲諷之狀眨眼間凝固在了臉上,他奉命前來時在遼陽身分最高,雖然遼陽有巡撫行台,不過撫、按俱不在城,分守道分巡道兵備道這些大佬因為年初大股奴騎逼迫,各文官或是帶兵,或是督糧,都是往廣寧去了,都司衙門早就不管事,只管軍戶戶籍一類事件,早就是虛職,況且他也是三萬衛都指揮,根本在遼陽城中就是他一家獨大。

此時此刻,惟功領悟了駐守總兵的職權,傅廷勛算是現眼報,來的快,也是深刻體悟到了,什麽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在場的周晉材和佟士祿等人,向來是惟恐天下不亂的主,這幾天也受了傅廷勛不少氣,大家都是參將,傅廷勛是加銜副總兵,位在他們之上,又是老資格的遼將,處處壓他們這些新人,兩軍在城中已經起了數次摩擦,都是被張用誠強壓下去了,大家雖然顧著大局,不過都憋著一肚皮的火氣……當初在京城時,京營上下都知道舍人營的厲害,無不敬讓三分,到了遼鎮這裏,邊軍卻是比京營驕橫的多,看人都是斜眼來看,這股鳥氣,也真是受的夠了。

“歡迎大帥入城!”有了主心骨的張用誠和周晉材等人斂了臉上的笑容,肅容站在惟功馬前,以軍禮歡迎遼陽鎮城的新主人入城。

惟功一行,就在肅清門外,繞過與城池幾乎一樣規模的羊馬墻,經過幾個小型堡壘,再越過護城河……盡管是春季枯水期,護城河裏仍然灌滿了水,這樣的城池防禦體系根本就是不會攻城的北虜不能撼動的,也怪不得李成梁等人不顧遼陽北面還有大量北虜,悍然將惟功扣著不放。

說不定也是因為有傅廷勛在,李成梁巴不得北虜不知死活的攻城,碰個頭破血流之後給傅廷勛送軍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