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家將(第2/2頁)

“末將是標下征虜遊擊李定,恭迎張帥。”

“末將是備禦武舉指揮廣寧衛李余昌,恭迎張帥。”

在鎮東堂前階下,一個參將為首,一個遊擊和備禦指揮分列兩邊,再次代表李成梁迎客。

三位將軍都是儀表堂堂,身形高大,他們都是遼東衛世家出身,在這塊土地上最少生活了兩百年之久,在遼東生活久了,人的個頭變的高大,皮膚也較為白皙,雖然這三人都留著大胡子,卻叫人感覺相貌不俗。

惟功知道這三人全部都是李家的家丁出身,因功保舉到參將和遊擊的高位,特別是李寧,聽說有望得提升為副將,同時此人也是左府的都督僉事,很多副總兵甚至總兵一級才有進入五府的殊榮,一個家丁就隨隨便便得到了。

他暗自心驚,李家的底蘊確實太強了!

雖然李寧幾個是標下參將和標下遊擊,和總鎮,駐紮,分守的總兵名稱一樣,參將和遊擊也是有不同,參將分別為管理地方參將,比如管理海蓋地方參將某某,就是說,海州和蓋州等地方歸其管理,或是分守鐵嶺開原地方參將,就是其負責駐防開原和鐵嶺,地方內一應軍務,聽其自便。標下副總兵或副將,參將,都是總兵官營伍之下任命出來的直屬軍官,他們的營伍也與各地的駐紮和分守副將參將不同,管理參將和分守參將有自己的營伍,在戰時聽命集結,平時只受監督,不受總兵的直接管理,有相當的自治權,標下參將則事事受總兵直管,是總兵官的直屬下屬。

這樣的分權辦法,也就是大明所謂的大小相制的祖制了。

這種辦法,對一般的武將有用,對李成梁這樣的強勢軍閥,幾乎毫無用處。

“有勞各位了。”

在惟功打量李家這幾個家將的時候,李寧等人,當然也在打量著他。

他們對惟功也是早就聞名了,先是李如松寫信回來,對惟功的個人武勇大為贊賞,在李家的家丁圈裏,立刻就流傳開來。

大少爺武勇過人,馬上能左右開弓,李有升也是保到遊擊的家丁中有難得的好手,這兩人全部敗在張惟功手中,可想而知,這個勛貴少國公的武藝有多高強。

再下來便是京師風雲變幻,李家態度難測,最終還是選擇了中立,然後便是惟功主導廢立大局,幾乎以一己之身扭轉了局面,整個消息傳到遼東,李成梁為之郁郁不歡終日。

他當然不是潞王的鐵杆,也不是為了馮保的失勢而感覺難過,李成梁後悔的是自己給長子的支持太少了,如果李如松不如帶百來人進京,而是帶千余家丁到京城,可能結果就不同了。

最少,風光不會叫張惟功一個人奪去!

和一般人遇事避禍的心理不同,李成梁從來沒有這種想法。

一則是他是屍山血海中廝殺出來的,生命對他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家族的富貴和榮耀遠在生命之上,二來他已經幾乎掌握了遼東,最少他的八千鐵騎家丁無人敢惹,加上投效於他的軍事力量,在遼東來說,他無人可制。

就是朝廷,對他向來是以安撫為主,他幾次謊報軍情,謊報戰果,朝廷連斥責都不敢,由此可知,朝廷外強中幹,根本沒有能力對他如何,認識到這一點後,李成梁為沒有掌握京城的實權而感覺懊悔不已。

李寧等人都是李成梁心腹中的心腹,他們對惟功也是很好奇了。

“請,張帥請!”

在他們身後,還有幾個穿著青袍的文官,一群穿著嫩草顏色的九品官員和吏員,不過李府家將神色傲然,根本沒有介紹這群低層文官和吏員們的打算。

倒是惟功經過時,和顏悅色的向這群倒黴蛋笑笑,這群家夥立刻顯露出感激的色彩。

想必他們是被自己各自的上司趕出來迎接新上任的遼陽鎮總兵,結果被蠻橫不講理的李家家將給擋在後頭,這對文官來說是種恥辱,如果惟功不理他們的話,等於間接和這些家夥結了梁子,真是太冤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