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南北

惟功寫完信,卻沒有叫人先送出,再取別的塘報來看。

這一次他的臉色卻是異常難看,四周的人看出他神色不對,原本還在議論張致祥的兇悍,慢慢的都閉了嘴。

“俞帥去了。”半晌過後,惟功才慢慢地向各人說道。

“什麽?”

“天……”

“這真是想不到,俞帥年紀並不算大啊。”

“還是征倭的時候傷了元氣,沒補回來。”

俞大猷在京營時,雖然所為不多,但部勒將士較嚴,操練得法,五萬神機營車營將士秩序井然,雖不是頂級的強兵,但亦足為可觀。

僅此一事,就能看出這些名滿天下的大將的本事和風采。

嘉靖到萬歷年間,也是天佑大明,文官中知兵的不少,比如譚綸和方逢時,吳兌等人,文臣守邊最為知兵者,不過是這幾人,他們的後輩來說,才幹能比得上這幾人的,其實不多。

武將之中,俞大猷,戚繼光,李成梁,李芳,劉吉,都是千古之下都閃爍光芒的璀璨將星,尤其是戚、俞兩人,可以說是極為難得的百年一出的名將,嘉靖年間,北有俺答,小王子,東北有土蠻部落,泰寧和朵顏,黑炭石諸部年年犯邊,南有嚴重的倭寇騷擾,倭寇已經到了攻州陷府的地步,加上舊有的財政制度根本負擔不了年年增加的政府財政支出,情形已經十分嚴峻,嘉靖年間比崇禎年間所強之處就是在於沒有嚴重的天災,否則的話,情形恐怕比崇禎年間更壞。

所幸的就是文有人,武亦得人。

戚繼光和俞大猷兩人在征伐倭寇上的功績,足可光耀千古!

比起戚繼光來,俞大猷一生命運坎坷,是一個十足的官場苦逼,幾次到總兵的位子,幾次又被一捋到底,又再憑戰功起復。

比起官拜太子太保的戚繼光,俞大猷到死也只是一個都督同知,雖然又復給福建總兵,勛階卻一直沒有到頂。

加上江湖奔波,千裏轉戰,心中不可避免會有的郁郁之氣,俞大猷終於是在萬歷八年的年尾就去世了,因為不是什麽要緊消息,等消息送到京師,再由塘馬送到惟功這裏時,這位功耀千古的名帥已經逝去好一段時間了。

“在營中設祭棚,全軍與我一起祭奠俞帥!”

惟功沒有猶豫,立刻就下令,張用誠等人也是受過俞大猷的點撥,對這個老將軍十分的敬佩,聽到老將軍逝世的消息,心中也感覺難過,對全軍吊祭之事,並無人反對。

“國峰,你去一次戚帥大營,上復戚帥,今日全軍祭拜俞帥,俟來日我再去拜訪他吧。”

王國峰在內是軍情局的主官,對外則是遊擊銜的中軍官,他的年紀小,功勞又在暗處,官銜到遊擊,署職到正三品的指揮使,世職是指揮僉事,他本人已經很滿意。

因為情報官在目前階段要多接觸政要大佬,建立網絡,所以王國峰比起平時更要加強對外的聯絡,擔任名義上的中軍官,也很合適。

“是,大帥。”

軍中已經統一稱呼,一律稱惟功為大帥,只有順字行的老人,在私下閑談時,偶然會將惟功稱為東主,也有一些入訓早的京營將士,偶然會稱惟功為大人,不過在正經的場合,也是統一稱為大帥了。

……

“張惟功好生無禮。”聽說張惟功告罪不來,一個南軍將領當著王國峰的面,怒聲呵斥。

王國峰是遊擊,這個南軍將領卻是副將,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大了好幾級。

因為打算在總兵府見惟功,戚繼光事前派不少塘馬,分往各將駐紮的信地,將各副將和參將一起召集到永平,算是薊鎮對遼鎮表達的一種善意。

畢竟遇到十萬人規模的北虜入侵時,遼鎮和薊鎮是唇齒相依的關系,彼此間的合作十分緊張。

薊鎮現在有十二萬兵馬,是天下第一鎮,副將和參將,還有加銜的副將參將有數十人之多,遊擊過百人,濟濟一堂,專門為歡迎張惟功這個平遼將軍,如果不是對方還有未來國公的身份,這個陣容是有些過了。

不過張惟功居然不到,戚繼光也有些生氣。

但轉念一想,他威嚴剛毅的面孔上,也顯露出一絲傷感之色。

很多南軍將領知道大帥的心思,勸住了開始發脾氣的那人,各人都沉默下來。

節堂之中,還有一半是北軍將領,他們臉上的表情是無所謂,甚至還有一些將領露出幸災樂禍的神情。

這二十年,除了一個馬芳和李成梁,揚名天下的大將,特別是俞大猷和戚繼光兩人全部是南人,戚繼光在薊鎮壓得他們北方人喘不過氣來,他們才不可能為俞大猷的死而傷感。

“既然如此,我們走一次吧。”

“大帥?”

“這樣也太給這小輩面子了吧。”

“不妨,我這裏是城裏,開祭不便,張惟功既然在他的大營裏開了祭棚,我們正好因公就私,一起去拜祭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