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郎舅(第2/2頁)

李成功原本是真的打算避而不見的,交情是交情,他好歹是老爺子留下來的嫡長子,也順理成章的成了襄城伯一族的族長,以他的年紀,擱別的家族還是浮浪紈絝,但李成功已經不得不為整個襄城伯一脈著想了。

京城勛貴除了少數是宣德年間和極個別嘉靖年間加封的侯伯之外,九成以上全部是永樂年間封賜的,也就是說,大夥兒全是當年太宗皇帝靖難時立的功受的賞,太宗皇帝秉性和太祖高皇帝幾乎是一樣,都勤勉萬分,都能力高強,都是精力充沛過人,都是殘忍敢殺,但太宗皇帝和太祖有一條不同,就是太宗皇帝比太祖皇帝念舊情,靖難功臣,除了幾個因罪被削爵的之外,大多數都成功的保留了爵位,不象洪武年間封的公侯伯爵,能襲爵至今的,十家也沒有一家。

每一個勛貴大府在京城繁衍至今,少說都有幾十個都督,上百個指揮,在京衛京營之中,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李成功和張惟功的交情確實是情同兄弟,也一直是在一個陣營,但叫他將一大家族全押上去陪張惟功一起瘋……李成功感覺這個鴨梨太大了,他真的背不起來。

這會子哪怕是被小妹揪出來推在惟功身邊,李成功還是實話實說道:“惟功,恕我不能陪你同去,我不能拿整個家族……”

“你當我不曾考慮過這一點?”惟功淡淡一笑,道:“朋友之道,就是也得替朋友考慮,如果是純粹的禍事,我怎麽會來找你?”

“別……”李成功臉上露出苦笑,他知道言詞的誘惑力和組織性自己比惟功差的遠了,當下只能閉口不語。

“一則,我們最少還有一半的機會,我知道張先生態度還沒有明確,二則,我的數千兵馬,足可橫掃皇城和宮城,三來,皇上君臨天下這麽多年,並無重大失德,人和在我們這一邊,凡遇大事,要想明白通透,莫看馮大伴和張先生聯手,還有太後,首先就覺得毫無機會了……”

“不得不說,你這話還是有點道理……”李成功苦笑道:“不過你那六千兵馬,還真有這個叫你吹牛皮的資格……”

“嗯,首先還要自己有實力……”惟功很懇切地道:“拋開一切不說,你是一直跟著皇上的,換了潞王,將來定要換一批他自己信的過的人,而你,背主苟活,一生無權無勢,被人嘲笑,這日子好不好過?若是必敗必死,我不拉你,若有相當大的機會,難道不值得一試?”

這些話,惟功自己都是想過,縱然是穿越客,這麽多年,他也是一步一步的走向成功,如果轉換門庭到潞王那邊,遭遇正好是和他分析的李成功的際遇也差不多……大丈夫不能五鼎食,便為五鼎烹,不論是惟功或是李成功,其實完全一樣,並無不同。

人生在世,有時候並不是你想獨善其身,便可以獨善其身,在歷史的潮流面前,個人實在是太渺小了。

“好罷。”

這些道理,李成功不是沒有想過,李成瑛也是拿這些話來勸說過,但她的話明顯沒有惟功的有組織和說服力。

“罷罷罷!”李成功咬著牙道:“就跟你走這麽一遭吧,是死是活反正也就這樣了。”

惟功與李成功兄妹二人說話時,李府也是有一群人聽著,此時見李成功要走,有一個面色陰沉的中年男子走上前來,大聲道:“成功,你若顧朋友之義這沒什麽,但將本府上下良賤全部陷於危險之中,這說不過去吧。”

“三叔,你有一句話是說對了。”李成功笑一笑,攜著惟功的手就是往外走,一邊走一邊道:“我是家主,當初洪武年間方孝孺為了一己之私,將舉族良賤俱都害了,他族中人不也得忍著?現今我去一搏,成了大家富貴,敗了你們跟著一起倒黴,這不也是天經地義的事?”

李成功這麽一臉憊懶,倒是頂的他家這三叔氣漲紅了臉,半晌說不出話來。

細細一想也是這個理,反正李成功是伯爵家主,不論他富貴或是招了滿門抄斬的禍事,大家也只能跟著一起陪斬,除非是早早稟明朝廷,分家別府另過,否則福禍皆只能由人。

當下李府中人都齊齊退後幾步,看向惟功的眼前,也就和適才截然不同。

只能盼這英國公府的少國公還如以前那般犀利罷,反正這小子自入京到如今,數年時間到如今的權位地步,這一次若是成功,想來又能再上層樓,李府上下,也就跟著沾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