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2章 徐渭(第2/2頁)

剛剛罵小廝時那個粗野狂放的老人不見了,一種難以言喻的悲涼和淒愴的感覺在這個老人的身上和四周彌漫開來,熟知老人的小廝來福也是停住了腳步,沒有繼續上前來打擾這個沉浸在過往記憶中的老者。

在這一刻,時間仿佛都放慢了,天地之間,似乎也是一切都靜止了。

這個老人有這種魔力,使天地都為他所配合!

他就是徐渭,中國歷史上能排前十的著名的民間名人之一,徐渭這個名字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但一提徐文長,在後世真的是鼎鼎大名,幾乎是家喻戶曉!

和諸葛亮司馬光一系列的名人一樣,徐文長也是智慧的化身,而事實上,也正是如此。

他少而聰慧,幾百年後吳越一帶乃至全國都傳頌著他少慧多智的故事,到二十來歲就已經是越中名人,和一大夥兄弟一起,賦詩作文,成為浙江一省乃至江南一帶的著名的詩詞作者,他的文章也是做的奇巧瑰麗,令人拍案稱奇,他的遊戲之作後來還被送到禦前,被嘉靖皇帝用禦筆圈點,文章被傳誦一時,是嘉靖到隆慶,再到萬歷這幾十年間最好的詩詞和文章作者之一,一流的文豪。

如果光是這樣,他也不過就是一個普通的聰明一點的文人,這樣的人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裏頭並不缺乏,以中國向來不重視自然科學和工藝技術科學理論的傳承來說,真正的聰明人全在弄這些東西,弄的出類拔萃了也不稀奇,而徐文長的特殊之處就是在於他不僅文章一流,書畫也一流,論政和出謀劃策也是一流。此人不及而立之年進入了抗倭名臣胡宗憲的幕府,胡宗憲則是重用戚繼光等著名抗倭武將的第一線的文官指揮官,在胡宗憲的提調之下,江南諸省的倭亂才漸漸平息下去,他的幕府之中肯定有很多最傑出的人才,而最為被人肯定功勞和作用的,毫無疑底的就是徐渭為首。

這已經是足夠的傳奇,但到此還沒有停止,嚴嵩倒台後,胡宗憲也跟著倒黴,他的抗倭大功也被全盤否定,徐渭由此受了嚴重的刺激,後來因故下獄,在監獄中被關了七年,從此絕跡功名,並且對當時的當政者深惡痛絕,算是結下了大仇。在萬歷元年他出獄之後,徐渭開始遊歷北方,在遼鎮,他教導了一群最為重要的學生,其中最為得意的就是李成梁的長子李如松,他的這個學生並沒有叫他失望,在其後的萬歷三大征中的兩大征裏,李如松擔任提督,有勇有謀,獲得了上佳的戰績,這自然也是徐渭的驕傲與功勞。他還曾深入草原,與俺答汗的夫人三娘子相識,並結下了深厚的交情,三娘子這樣的傳奇女性,所結識的這個男子,身上也確實有更強的傳奇性……

萬歷五年之後,徐渭回到了浙江居住,在原本的歷史時空中他沒有再出浙省,最後窮困潦倒,死時身下只有一草席,別無他物。

在如今,因為李如松在京城並非擔任閑職,而是切切實實的掌握了相當大的權力,而京城之中,需要的並不是勇力,是智慧和謀劃,在這種關頭,李如松迫切需要老師的指點,在他的強烈要求之下,已經對世情絕望,不再復想幹涉世事的徐渭徐文長,終於又一次登上烏篷船,一路北上,終於在這個時節,趕到了北京城中。

李如松的一些布置,果決睿智,也是這師徒兩人一路上快馬書信彼此溝通,徐渭雖然已經是局外人多年,但對朝局人心的把握還是很精到的……李如松的任命下來,說明朝中大佬是要借重他將五城兵馬司這一股子力量整合在手中,至於整合起來要做什麽,是不是還要加強力量,這就是要仔細參謀了……歷來在京城之中,掌握力量是好事也是風險很大的事情,京中的那些地頭蛇老油條,各家勛貴公侯能提督京營,掌握五軍營三千營神機營的各一部份,視為禁臠,那是因為各家的根基厚實,不怕被人忌憚,也不怕被人在禦前上眼藥……自英宗南宮驚變,曹氏叔侄反叛攻打宮門一事之後,朝中勛貴嚴禁交通韃官,私養家丁,就算掌握提督京營,沒有兵部的符文軍令也不能調兵,一切都是虛的,只有禁中的皇城禁軍,也就是親軍指揮使司的兵馬,還有五城兵馬司的兵馬整合一下,還算是實打實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