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行動

屋裏頭,鄒元標也正在奮筆疾書。

青年進士們的筆下都是十分來得的,不象那些大佬們,雖然人人都是用八股這塊敲門磚進的仕途,但時間久了,久不用筆,寫正經的文章就困難了。鄒元標和顧憲成這種剛剛中舉或中了進士的,大塊頭文章還很來得,用筆如飛,沒有什麽滯礙。

書寫的內容,也是東林三君,也就是鄒元標和趙南星,加一個顧憲成一起商量出來的,鄒元標的文字雖然遠不如顧憲成,但他是觀政進士,由他出面最為合適,所以這一次商量定了,還是趙南星躲在幕後,鄒元標出頭,顧憲成參謀。

這個分配,鄒元標肯定是要倒黴的,鬧不好就是廷仗加流放的套餐,但鄒元標並不在意,甚至有一種興奮的狂熱感覺。

“爾瞻兄……”顧憲成看到奮筆如龍蛇的鄒元標,心裏有強烈的不安感,猶豫再三,還是忍不住提醒他道:“元輔在一日,爾瞻兄你就算因此事得到士林誇贊,也是無法升遷,回任,轉任,貶竄之處,就是安身之所。”

“很好啊。”鄒元標筆並不停,微笑道:“求仁得仁,豈不快哉?再者,追隨王師,也是我心是夙願啊。”

鄒元標的師傅是王門弟子,所以他也是王陽明的再傳學生,當年王陽明被流放的事跡,王門學生可是耳熟能詳了,流放這種事,還真的是嚇不倒他。

“可能是白白為一群小人做嫁衣裳呢……”顧憲成咬了咬唇,又道:“我等是因國事而攻江陵,幕後的一些人,卻是為的權力之爭。”

“唉……”

鄒元標並沒有惱,擱下了筆,嘆道:“叔時你說的對,我並不蠢,這個事自然也是想到了。這一陣子,有一些人,拼命鼓勵我等上書,自己卻是一個字也不敢落於紙上,私下說話,將江陵貶的一無是處,卻根本無一字涉及國事,此等人是何心思,吾洞若觀燭!”

“那爾瞻兄你……”

“讀聖賢書,所為何事?”

“我懂了!”

顧憲成一臉的肅然之色,鄒元標這個兄弟並不是無知,也不是完全沒有考慮過自己在上書後會有的下場,他只是為了道義和國事,義無反顧而已!

越是這樣,他就越是內疚!

這幾天,顧憲成的腦海中一直是張惟功的那些反駁的話語,他隱隱覺得,自己這麽一群人,這麽拼命的反對張居正,恐怕道理也未必就真的在自己這一邊。

最少,按張惟功的說法,條編法,在嘉靖年間就有多位大臣提出,溯源上去,成化年間就有粗淺的議論,張居正,不過是將前人在此事上的思考和探索,化之為事實。

將所有的國家正賦,加地方雜費,歸於一體,全部從土地裏而出,除條編法之下的稅賦之外,百姓不需再納一錢。

公諸於世,凡地方官再隨意加派者,將置之以法。

地納稅,丁服役,這是很合理的處置,如果清丈成功,國家控制的土地和人丁人數都擴大了,國家富強是指日間事。

張居正的改革,也不過就這幾年,太倉存銀就有幾百萬了,存糧過千萬石,這還是只有一半省份清丈成功,實行條編法之後的成績,如果整個大明都清丈成功,廢除優免,整頓好驛傳,經催,國力將會恢復到何種地步?

要知道,洪武和永樂年間,大明積儲的白銀十分有限,財富被蒙古人搜刮的精光,在那種基礎上,大明養兵二百萬,征安南伐蒙古,七下西洋,興修武當山宮殿群,南京大報恩寺,北京宮殿群和外城,這樣的國力,豈是後人能想象的?

無非就是立國之初,士紳的力量弱,勛貴被限制,全部國力被拿來做了正事而已。

現在的大明,海禁已廢,商路漸開,民間商業活力十足,也帶動了早期工業的萌芽,蘇州的織造工廠,用工過千人的也很多了,再加上張居正在政務財賦各方面的整頓,如果成功,大明的國力會恢復成什麽樣?

真是想想也是叫人激動呢……

但顧憲成已經二十多歲,不再是熱血少年了。

張居正的改革再有希望,光是本身立場不同,他就已經無法支持,江南的士紳世家,也絕沒有幾家會支持張居正的改革繼續推行下去。

再改革下去,他們的根都要被掘了!

晉商,徽商,也是各有立場,勛貴,現在只是在隱忍,軍隊獲得的利益很大,但軍隊在大明,除非是造反,否則就是最沒有話語權的一群人了……

顧憲成明白,他和趙南星,包括申時行,王錫爵等朝中新生的大佬一樣,利益共同,不論怎麽認識到改革有必要,不管是他們,或是申、王,或是張四維等人,無論是誰當政,都會立刻廢棄張居正的各種改革,全方位的,立刻廢除。

這也是此次丁憂和奪情之爭的關鍵所在,而眼前的鄒元標,寒門出身,家族中也沒有大世家,論起利益來,他是最沒關系的一個。